哈佛大学多项研究表明:孩子长大后能否越混越好,与小时候3个特征有较大相关。
无论贫富贵贱,这些特征都能帮助孩子在事业和人生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我们下面来一一了解。
一、会处理人际关系
哈佛的格兰特实验发现:比起亲子关系不良的孩子,童年与父母亲子关系良好的孩子,成年后也能获得更高收入和更强幸福感。
除了家庭关系,童年时期建立的良好友谊和其他社会关系同样重要。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向外探索时更加自信勇敢,无怪乎能取得成就。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向外探索时就难免畏畏缩缩,瞻前顾后,不如前者来得果敢。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给孩子提供情绪支持、还可能出谋划策等等。
许多杰出人士,都有几位自己的“死党”。
如朱元璋有徐达、常遇春等过命的兄弟,这些人对他不离不弃,为他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父母怎么办?
1.重视亲子陪伴、积极回应,鼓励支持,给孩子安全感。
2.教给孩子发展新友谊、维护友谊的方法。
如结交新朋友时的”富兰克林“原则,主动请别人为自己帮个小忙;
如维护友谊时需要真心、对人有帮助,发展合作,不惧冲突等。
3.为孩子配置一些合作玩具,如球类、棋类等。
二、独立自信
哈佛研究发现:越早摆脱对父母依赖的孩子,越早学会独立,越快领先他人,开创自己的未来。
自信有时候也是“自我效能感”,即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只有有了“做好”的信心,才会乐意去做一件事。
研究表明,独立自信的孩子往往也能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绪、设定目标,调控执行计划,最后真的实现目标。
父母怎么办?
1.逐渐放手,只要安全,就放手让孩子尝试,不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
2.不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积极为孩子独立创造条件,如把孩子需要的用品放在他身高能够着的地方,如购置支持独立的儿童家具等。
3.情感支持。孩子犯错时,不批评打压和嘲笑,而是帮助孩子积极归因。
4.让孩子有机会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并取得成就感,是培养自信的最好方式。
三、具有大局观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研究发现:那些学业表现突出的在校学生,往往都有一样培养大局观的爱好,如下棋、读史书等。
具有大局观的孩子能更好平衡各科学习时间、学习与娱乐等,学业发展往往更好;在人生发展上,具有大局观的孩子,往往有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更好的情商表现、社会交往、对抗挫折(逆商)等能力。
社会学家米德的研究表明:生活中那些能在游戏时主动提出规则、内容的孩子,往往具有初步的领导力,他们通常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筹帷幄。
怎么培养孩子大局观?
1.下棋能锻炼孩子统筹规划能力和全局意识。
2.读史书也是极好的方式。
3.让孩子统筹规划作家务,旅行计划等,在实践中锻炼。
写在最后
孩子未来是否能越混越好,跟他的底层能力较强相关。
具有安全依恋的孩子就像有了安全基地,向外探索时勇往无前。
独立的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具有大局观的孩子,就像统筹规划的将军,在工作和生活运筹帷幄。
新年伊始,祝你“越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