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想让孩子不丢分,阅读这块儿必须抓牢!
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黄金期,学校推荐的书目,一定要让孩子认真读。
怎么做:
每天晚上睡觉前,或者周末的某个固定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30分钟。
在家里设置一个温馨的阅读角,放上孩子喜欢的图书。
选对书:
从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故事书开始,逐步过渡到科普读物、文学名著。
亲子共读:
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及时解答孩子的疑问,引导孩子深入理解。
2、注意力管理
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有限,很容易走神。
咱们得帮孩子建立起注意力管理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番茄工作法”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具体操作如下:
– 设定任务:告诉孩子,接下来我们要集中精力学习25分钟。
– 计时开始:启动一个25分钟的计时器(可以用手机、闹钟或专门的番茄钟)。
– 专注学习:在这25分钟内,排除一切干扰,专心做作业或复习。
– 短暂休息:25分钟结束后,休息5分钟,可以起来走走、喝口水。
– 循环重复:每完成四个25分钟,就休息时间长一点,比如20-30分钟。
这样下来,孩子学习起来更专注,也更轻松。
3、练字习惯
别小看练字,这可是关系到孩子考试成绩的大事!
字写得好,卷面整洁,阅卷老师看着舒服,分数自然就高。
更重要的是,练字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更专注。
平时书写快,考试也能快速答题。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正确姿势:坐姿端正,握笔正确。
笔顺规范: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可以通过字帖或视频来学习。
每日练习:每天坚持练习15-20分钟,可以临摹字帖,也可以抄写课文。
4、预习,复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巩固的过程。
预习和复习,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预习:
上课前,让孩子提前浏览一下新课的内容,圈出不懂的地方。
这样,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听讲,效率更高。
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可以做练习题,也可以让孩子给我们讲一遍,加深理解和记忆。
5、习惯做语文积累本,数学错题本
语文积累本和数学错题本,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语文积累本:
让孩子把平时学到的好词好句、优美段落、名言警句等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在检查作业时,也可以顺便看看孩子是否积累了新内容。
数学错题本:
把每次作业、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抄下来,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定期回顾。
这能帮助孩子避免重复犯错,也能培养他们自己检查作业的能力。
6、英语单词,每天记一点
英语学习,单词是基础。
从小学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每天记忆单词的习惯。
少量多次:每天记5-10个单词,不要贪多嚼不烂。
多种方式:可以用单词卡片、App、听录音等多种方式来记忆。
及时复习:学过的单词要定期复习,可以采用听写、默写、造句等方式。
这6个规定,看似简单,但只要咱们能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