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看到不少家长在群里问我:”孩子刚上初中,物理成绩不太理想,寒假该怎么补救呀?”
说实话,我特别理解这种焦虑。物理这门学科可不简单,它不像语文英语那样死记硬背就能应付,也不像数学那样多刷题就能提高。
记得我家孩子刚接触物理时,也是一头雾水。题目看起来不难,可就是做不对,考试分数上不去。后来我发现,物理学习有个很神奇的特点——不是越努力越有效,而是方法对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这不,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管用的小技巧,帮孩子在寒假实现弯道超车。
画图解题,事半功倍
物理最怕啥?最怕孩子光靠想象。题目说小明往东走3米,又往南走4米,孩子在脑子里想半天,还是算不对最后的位移。
我就告诉孩子:”别光在脑子里转悠,拿出纸笔来,把题目中说的情况画出来。”
比如力的分解,很多孩子觉得难。但只要教会他们画图,把力的方向用箭头标出来,分解的方向用虚线画出来,问题马上就清晰了。还有电路图,碰到电学问题,先画电流方向,往往事半功倍。
画图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理清思路。就像导航软件一样,你看到地图上的路线,心里才有底。
生活中找例子,加深理解
物理最美的地方在哪?就在它处处都与生活相关。
我让孩子看看家里的翘板凳,理解杠杆原理;坐电梯的时候,感受加速度;玩跷跷板时,体会力矩平衡。这样学习多有意思啊!
有次孩子问我:”为啥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形态变化和状态变化?”我就拿来橡皮泥给他捏,然后又拿了个小球,让他轻轻推,用力推,感受一下力和状态的关系。孩子眼睛一亮:”哦,原来是这样!”
物理不是抽象的公式,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象。孩子一旦建立起这种联系,学习兴趣就来了。
先懂后练,循序渐进
很多孩子一上来就做题,做错了就抓耳挠腮,这样效率很低。
我经常对孩子说:”咱们学物理啊,得先把原理弄懂了,题目自然就会做了。”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再怎么砌也是白搭。
比方说,做功这块内容。我先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功,为啥要用力乘以距离来计算。等他明白了这些基本概念,再去做题,就会发现特别顺手。
还有个小窍门,做题一定要从基础题开始,慢慢过渡到中等难度,最后才是难题。不要一上来就啃硬骨头,容易打击信心。
寒假这段时间特别宝贵。我建议爸爸妈妈们,别光顾着催孩子刷题。不如陪着孩子一起,用这三个小技巧来学习物理。
记住啊,物理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它就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只要方法对了,孩子学起来就不会那么费劲。
等开学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物理成绩真的能有大进步。到那时,可别忘了回来给我说声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