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女儿去公园玩,碰到了她的几个小伙伴。
大家玩得正开心呢,一个男孩突然对另一个小女孩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都不会!”
小女孩瞬间愣住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低着头默默地退到了人群外。
男孩的妈妈赶紧过来拉住他,笑着说:“你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啊,别总伤害别人嘛!”
看得出来,妈妈也挺尴尬的。
其实,孩子的高情商,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一张嘴上。
有些孩子说话让人舒服,而有些孩子,一张嘴就容易得罪人、伤害别人,自己还不知道。
情商低的孩子,爱说4句“口头禅”,希望你家娃一句都没说过。
一、“你太笨了!”——嘲讽别人,显得自己聪明
有些孩子总喜欢说:“哎呀,你好笨啊,这都不会?”“这么简单的题你也做不出来?”
他们可能觉得这样说话是在“炫耀自己聪明”,但实际上,这种话不仅容易让别人受伤,也会让自己变得不受欢迎。
邻居家小浩就是个例子。他学习不错,但嘴太损,见谁都要评价一番:“你写字怎么这么丑?”“你打球好差!”
结果呢,慢慢地,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了,甚至有些小朋友见到他都躲着走。
其实,孩子爱说“你太笨了”这类话,可能是因为他缺乏共情能力,不懂得换位思考。
长期这样说话,他会逐渐被同龄人孤立,影响人际关系。
聪明的孩子,往往不会贬低别人,而是会鼓励别人,比如:“这道题有点难,要不我们一起想办法?”
这样说话,朋友会越来越多。
二、“这有什么好哭的!”——忽视别人的感受,不懂安慰
小朋友摔倒了,或者被别人欺负了,如果旁边的孩子冷冷地说一句:“这有什么好哭的!”是不是听着就让人难受?
前段时间,女儿跟我说,她在幼儿园看到有个小朋友被绊倒了,结果旁边的另一个孩子说:“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很疼。”
摔倒的小朋友听了以后,更委屈了,哭得更凶了。
其实,这种话是典型的低情商表现,说明孩子不懂得共情,不会安慰别人。
高情商的孩子会怎么说呢?
他可能会说:“你还好吗?疼不疼?要不要我帮你找老师?”
一句温暖的话,能让人感受到关心,而不是再被“二次伤害”。
如果孩子总是不理解别人的情绪,长大后在社交中也会遇到问题,因为没人喜欢一个冷冰冰、缺乏同理心的人。
三、“我不跟你玩了!”——动不动就翻脸,缺乏情绪管理
孩子们在一起玩,总会有矛盾,比如抢玩具、谁先玩、谁输谁赢。
有些孩子一生气,就甩下一句:“我不跟你玩了!”
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小区玩,她和一个小女孩抢秋千。小女孩输了,直接甩脸走人,还气哼哼地说:“以后再也不跟你玩了!”
结果第二天,她想找女儿一起玩,女儿却有点犹豫,说:“她昨天才说不跟我玩了……”
因为一点小事就翻脸的孩子,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但真正高情商的孩子,会试着解决问题,比如:“咱们可以轮流玩,好不好?”这样不但能维护友谊,还能让别人觉得他成熟、好相处。
四、“这是我的,不给你玩!”——过度自私,不懂分享
孩子之间抢玩具是常有的事,很多孩子动不动就说:“这是我的,不给你玩!”
其实,孩子爱保护自己的东西是正常的,但如果从不愿意分享,长大后在人际交往上也会吃亏。
邻居家孩子小宇,家里玩具超多,但每次别的小朋友想摸一下,他都紧紧抱着玩具说:“不行,这是我的!”
久而久之,别的小朋友也不愿意和他玩了。
当然,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分享,而是可以告诉他们:“你可以玩一会儿,然后我们换着玩,好不好?”
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玩具受尊重,又能学会分享的快乐。
五: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想让孩子说话得体、不伤人,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孩子的语言习惯,很多都是学父母的。
如果家长平时爱批评别人,或者对孩子说话冷冰冰的,比如“别矫情”“有什么好哭的”,那孩子自然也会学着这么说。
所以,我们要在日常交流中注意自己的用语,比如换成:“妈妈知道你难过,想不想说说看?”
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用温暖的话表达自己。
②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当孩子说了不合适的话,我们不要直接批评,而是可以问他:“如果别人这么说你,你会不会不开心?”
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他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会伤害别人。
③ 玩角色扮演游戏,提升情商
比如让孩子扮演一个安慰人的小医生,家长假装摔倒,看看孩子会怎么安慰。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如何安慰别人、如何得体表达。
情商高的孩子,说话让人舒服,朋友多,关系也融洽;
而情商低的孩子,总爱说伤人的话,不自觉地被孤立。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养成这4句“口头禅”的坏习惯。
多给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培养他的共情能力,他将来会更受欢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