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边文章写了与大女儿成为房客关系,各自负责。昨天写了孩子的欲望通过奖学金去赚。
那我接下来怎么陪伴孩子成长,我关注孩子天天经历什么?成为她的情绪出口,成为孩子的容器,这个容器可以承载孩子的欢声笑语,也可以是喜怒哀乐,陪着她经历事情,陪着她面对困难。
两天前,大女儿给同学们放哨,被老师抓了,老师先是罚站,后来让她做两天值周班长。
大女儿回来吐槽:今天真倒霉,运气不好,刚通知同学,老师就来了,结果被老师逮住了。
我问:为啥你要去放哨?
女儿:班级同学轮替来,轮到我了。
我:班级所有人都参与吗?
女儿:也有不参加的,某同学觉得这种活动无聊。
我:你选择了,当然就有可能被老师抓住。
女儿:不参加的同学不合群,同学都不喜欢他。
我:你是为了合群融入集体?
女儿:是啊,要不就没法在一起玩了。
我:别的同学有被抓的吗?
女儿:有啊,但是老师也没说什么,有时也就批评几句,没想到我受了这种惩罚。
我:你们这种行为,一定有后果,只不过想着后果不严重,存在侥幸心理。
女儿痛苦焦虑表情:明天该怎么办呀,管理班级,我可管不动,还要带队跑操。
焦虑走了几圈,突然安静下来了,我可以让同学帮着管,平时经常一起玩,那位同学以前当过班长。
我问:如果同学不帮呢?
女儿:管不动不管,大不了班级乱,我挨老师的批评,我也能承受。
02
去学校了,同学不但没有帮忙,还幸灾乐祸,让她好好当班长,不抢她的饭碗。她只好硬着头皮上,上操的时候,别的老师问她是否新体委,好像体验也没那么痛苦。
下午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问她班级管理得怎么样,她说班级挺安静。老师说那以后你当班长,她又说管得非常差,同学不听她的,请求老师明天安排一个正班长,她当助手协助。老师竟然同意了她的请求。
昨天回来说,有了正班长,她轻松多了,主要人家负责。
我:这件事的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收获。
女儿:我没有管理能力,管人太累了,班长不是谁都能当的。
我给孩子赋能:这次经历挺好,妈妈看到你整个过程的成长与进步,先是痛苦焦虑,很快从情绪里跳出来,想出解决方案,让同学帮忙,然后想到最坏的后果,并自我承担,在这个过程中向老师汇报了班级情况,还请求老师的帮助安排一个正班长。
整个过程中妈妈看到了你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后遇到任何困难跳出情绪,想到方法应对,大不了承担最坏结果。
在这次经历中你也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这也是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给孩子任何建议,我只是把她进步的地方,做到的地方,反馈给孩子。
我们当父母的特别喜欢给孩子建议,给孩子解决困难,实际孩子每天都在经历事情,永远都解决不完,我更愿意陪着孩子成长,陪着她一次次经历,孩子自己得到成长经验,才是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