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缺乏内驱力——因为你总在小事上消耗他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在网上看到一幅情景。

某学校举办阅读周,家长收到老师发来的孩子们在学校看书的照片。

就这样婶儿的,

有的瘫在沙发上,有的翘着二郎腿,有的像考拉一样爬在沙发扶手上,哈哈,几乎没有一个是“正经”坐着看书的。

家长特别吃惊,感觉孩子的姿势实在是令人“不忍直视”。心里肯定在想,哼!在家里绝对不会这样,早纠正,早骂一顿了。

不过,我看到这幅图景,不由自主笑了。我感觉,能“忍受”孩子这么看书的老师,或者看着孩子这么舒坦着看书的校长,都是懂儿童心理的——一件事,小孩舒服了、喜欢了、有意思了,不需要耗费多大的意志力,他就乐意做下去。

反之,如果耗费他太多精力,大人觉得再好的东西,他都不爱玩了,管它是上学、读书还是户外运动。

钱小能小时候,我们家已经比钱小雅小时候富裕,他玩具挺多的,尤其是乐高。

我那时候也是一门心思想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玩过之后,自己把玩具收起来。

一开始我这样要求,连夸带哄,他是收拾的。但我感觉他一天比一天不爱玩了。问他咋不玩了,他说玩过还得自己收拾,太麻烦了。

我就想,自己是个小孩的话,玩过玩具之后还得分门别类地收起来,烦不烦?考虑的结果是烦,还不如跑出去找别人玩呢。

于是我告诉他,随便玩吧,小子,妈妈也觉得收拾玩具是挺闹心的,以后玩完想收拾就收拾,不收拾算啦,爱咋造就咋造,完了堆那儿。

于是,钱小能像个赦免的罪犯,可撒欢儿地玩了。

我呢,想明白这事之后,管他习惯不习惯的,小孩玩高兴要紧,痛快要紧,开心要紧。我有空就会高高兴兴帮他收拾一下,没空的时候,他那些玩具,满客厅都是。我那么一个爱干净整洁的人,完全把一块大地盘给他了,他各种玩具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我们家半个客厅。家里来人,像踩着石头过河一样,从他那些玩具活宝上面跨过去。

后来,我从玩这件事儿,学会了尽量不干扰他,坚决不在小事情上消耗他。

到上初一,这小子居然开始教我怎么教育他了。嘿嘿!好玩吧。他一感觉自己有内耗干扰大的时候就跟我说他是怎么想的。

比如,他跟我要钱买双鞋,如果我不痛快,讲这个理由那个条件,他就说:“你以后就这样哈,妈妈。如果觉得嫌贵,或者干脆不想给我买,就直接说你不想给我买,就完了。你说这说那,最后还是不买,耗了咱俩的时间,还都不高兴。”

这一下,我可学会了!他再给我提要求的时候,我略想一想,要不立马答应,要不果断拒绝。钱小能果然没有情绪,转身干自己的事了。我们都轻松。

现在大家看见钱小能的内驱力越来越强,我估计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内耗少,心理能量强!

现在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我们越关注孩子,孩子表现越差?

我在公号“徐慢慢”那里看到一个具体案例。

有位妈妈被公司裁员后,正赶上儿子的小升初,她干脆不找工作,做全职妈妈了。

这下,她可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了。看见儿子看书,她赶紧跑过来纠正:你不要靠这么近,眼睛不要啦。

看见儿子写作业,她忍不住过来指导:你这个握笔的姿势不对,我上次是怎么教你的?咋又忘了。

儿子数学卷子发下来,她现在有时间仔细看了,就说:这次数学怎么还不如上次,来,妈妈帮你分析分析。

……

大家应该猜到结果了,这位妈妈没有频繁参与孩子各种小事的时候,人家一切正常;她频频参与之后,儿子的学习反而变差,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还记得我前两年写过一篇“破坏孩子内驱力的三大法宝”吗?讲了我亲眼看见的一个破坏孩子内驱力的典型案例。

我早晨喜欢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公园跑步,周六日,会遇见很多带小孩运动的家长。一天,遇见一家这样的。

看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妈妈、儿子和外公。他们站在篮球场上,妈妈一身职业装,高跟鞋,发型讲究精致,双手抱胸,严肃得像个老资格教练。外公一身运动装,花白头发,很慈祥。儿子八九岁,白白静静,很乖的小模样。

我跑第一圈的时候,看见妈妈在跟孩子认真讲解怎么投篮,怎么站立,腿怎样,胳膊上举的角度,男孩和外公都认真听着。

跑第二圈,看见男孩试投,刚一举手,被妈妈打断,说不对,要这样,重来!男孩再投,又被妈妈打断,角度站得不对,腿伸直……

跑第三圈,妈妈双手叉腰:“我说的这些要点你怎么每次都记不全,不是这儿错,就是那儿错……”外公都没动,在一边直擦汗,想阻止女儿似乎又不敢,在旁边可怜兮兮地看着外孙。小男孩不知所措,一脸沮丧。

跑到第四圈,看见妈妈还在讲解。

不知道第几圈了,他们三个一前一后走出了篮球场,妈妈阴沉着脸,昂首挺胸,小男孩耷拉着脑袋,缩着肩膀,跟在妈妈后面,外公抱着球,像个老跟班儿。

我远远看着他们的背影,对小男孩心疼得酸楚,恨不得给那个妈妈一顿:“你真能,孩子啥都不如你,专会在屁大点事上干扰孩子,浪费功夫!小孩就算是个篮球明星的苗子也得被你活活教死,孩子在你手底下要能学出个东西,那太阳得从西边出来。”

唉!真气死我了!不用我再花时间论述这个笨妈妈哪里笨了吧,只要避开像她这样的指手画脚,频频干扰,哪怕就扔给孩子一个篮球呢,他也会自动自发运动起来,练习投篮的。

孩子学习一个东西的驱动力是和愉快的体验相伴而生的,你干扰加所谓的教育,滴滴答答,黏黏糊糊,啰里啰嗦,连一点愉快的感受都不留给他,他动力从哪儿来?

内心的能量才是生命勃发的根基!

每个生命都渴望独立、自由、不受干扰的成长。家长往往出于焦虑、不安或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过度介入、频繁干扰和控制孩子的行为,喜欢给出无数“善意的建议”、“正确的答案”,将孩子原本该亲自体验和探索的机会剥夺了。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学会等待指令、被动接受和顺从,慢慢失去内在的自主性和掌控力,变得越来越等待、依赖外在指引和激励,终有一天,他会厌倦这一切,他们对世界的激情、对新事物的好奇、对生活的热爱、敢想敢干的斗志都消失殆尽。

教育的顶级智慧是对他人感受的真诚尊重和深度理解,这个“他人”就包括孩子!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缺乏内驱力——因为你总在小事上消耗他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