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你操心什么,孩子就失去什么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父母的心智水平,决定孩子的起跑线

我记得自己在产房里听到孩子哭声的那一刻,激动地泪流满面,心里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给他最好的东西。

初为人母的我们,都曾幻想过母子和谐的美好画面,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感到挫败无力。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路上,有很多妈妈把孩子当成生活的全部,为孩子倾注了所有精力,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对抗。

她们张口闭口“为孩子操碎了心”,已然看不到自己的生活一片混沌,根本没有能力引领孩子。

另有一些父早早就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于是不急不躁,不讲空话大道理。

只在当下的事情中看见孩子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一步步启发,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所以,父母的心智水平,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其实,孩子在生命之初,本身就具备很多的超能力。

比如,他们可以专注当下,对目之所及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对着父母搞怪做鬼脸,他们喜欢自己真实可爱的样子。

学走路时,跌倒了,再爬起来,想办法扶着椅子凳子一步步向前,直到摆脱辅助工具,自己独立迈开步子,成功的喜悦进一步驱动他们向前。

可是慢慢地孩子的这些超能力,就被父母偷走了。

“这样不文明,那样不礼貌,”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声音冲刺着孩子的日常。

在社会集体意识的趋同下,父母给孩子造了一个“完美的应该之相”。

好孩子应该是怎么怎么样的,好朋友之间应该懂得分享,见了熟人应该打招呼,讲道理应该听得懂,写作业不应该磨蹭,不应该教了几遍还不会,不应该打人,不应该说脏话……

真相是孩子根本听不懂这些应该之道。

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的大脑只会通过当时的情绪反应把越来越多的行为列为不可触碰的“雷区”,一旦触碰,妈妈就会爆发。

所以,孩子安全感会越来越低,他的心智不会成长,只会退回到原始的应激状态,封闭内心,时刻防御。

 

也许你会说,那肯定是要管教的呀,总不能放之任之吧。

想想老操心孩子,我们心里在想什么?

老操心的本质是焦虑而没有好的对策。

于是,父母会把对未知的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

孩子出现问题,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看见孩子内心翻江倒海的情绪,更不是冷静的思考他行为背后的需求。

而是图一时解气,噼里啪啦一顿输出,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或者讲道理,讲孩子认知以外的大道理。

这样的操心根本毫无意义,并不能给孩子什么实际的支持力量,只能加深孩子认为自己无能的感受。

面对问题,我们是要看见接纳孩子的感受,启发他思考,辅助他一起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里,培养孩子做事的思维方式,让他的心智水平得到提升。

可现实中,无论父母多么平庸,在教育孩子,品尝到权力滋味的那一刻,都觉得自己无比神圣和不容反驳。

这种盲目的偏执和自恋,只会无限放大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做出的努力视而不见。

长此以往,把孩子越推越远,直至相互之间筑起坚固的心墙。

 

如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

当然是从我们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脑回路。

如果作为父母,你此时还想不通,还沉溺在受害者角色里,你可能会骂我,有时候明明是别人的错,为什么总要自己去改变。

是的,因为无法改变别人,想要让自己的处境更好一点,就是要自己主动去琢磨,去行动,去做点什么,而不是坐在那里咬牙切齿一遍遍回放“自己有多么委屈”的内心戏。

放下操心,不要在大脑思维的奴役下作趋利避害的本能举动。

打开自己的临在觉知力,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感知孩子的内心。

用平等和尊重的心态感受孩子想要到达的目的地,陪他一起升级打怪。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完成他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闭环,而不是改造孩子,成为我们期待的相。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你操心什么,孩子就失去什么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