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孩子不听话时,千万不能吼孩子,我也是知道吼孩子不好后,才彻底改变了养育方式。
吼孩子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呢?
会让孩子变得性格暴躁、情绪不稳定、自卑敏感、讨好人,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吼完给孩子道歉不就得了,但事实是被父母怒吼的孩子,父母在道歉也于事无补。
所以,为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会从父母身上习得各种行为和习惯。
俗话说: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简单来说是父母的一种折射,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如何对待他人。
就像大宝,没读书写作时,我时常情绪暴躁,动不动会因为生活压力和伴侣闹矛盾,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转嫁给大宝,让大宝成为我情绪的垃圾桶,长时间后,大宝就习得我这种情绪不稳定,一点就着的暴怒性格。
在二宝不听话时,她就用我对待她的方式,对待二宝,这时,我才意识到,平时对待大宝的方式有多暴躁。
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遇到问题时,开始和她沟通商量,如果情绪真的很低,就转移其他人管教。
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我不想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性格暴躁、自卑内向、讨好型人格、遇事还容易陷入内耗状态中的一个人。
也有宝妈可能会说,孩子不至于这么玻璃心吧,哪有那么脆弱,我们小时候,不是也是被父母打大骂大的吗?
怎么现在的孩子,就成玻璃娃娃了,不敢说不敢吼不敢骂?
是啊,我们小时候那样被父母吼骂,怎么就还是照样心理强大呢?其实,是因为周遭的环境和养育方式变了?
就像我自己,小时候放学,写完作业就跟大哥哥大姐姐疯跑玩耍,有时前脚被父母骂完,后脚就跑坑里抓鱼,早都把父母的怒吼和打骂因玩耍忘到九霄云外了,因为,玩耍的空档里,我拥有了情绪的缓冲空间。
反观现在的孩子,放学就回家,每天被限制在钢筋水泥铸造的狭小空间里,每天不停学习,根本没时间缓解情绪。
他们每天不仅面临父母在学业上的严格要求,还要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老师、同学方面的各种情绪压力,不同的情绪压力,每天把他们压的都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他们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情绪越来越压抑。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玻璃心、敏感脆弱、抑郁的根源。
所以,为人父母,养育孩子时,多些耐心、多些尊重,不要把自己的期望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人中龙凤,我们要接纳他们的真实和普通,而不是,不接受普通,硬把他们逼成一条龙。
成龙固然很好,但最怕,没逼成龙,反而把自己和孩子逼疯了,这时,在后悔为什么当初没多些理解和尊重呢?
杨绛曾说: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把孩子还给孩子,让孩子长成本来该长成的样子。
陶行知也曾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尊重生命的独特,成就各自的绚烂。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做自己和孩子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