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阶级剥削、权力控制,玩得最不知分寸的,往往就是他们那群穷父母。因为他们剥削不了别人,就转而剥削和控制自己的子女,以满足自己社会上没法获得的权力感。
用一句“我是为你好”,否定孩子一切想法和行为,发泄自己因为无能而产生的怨气。
自己没啥大本事,老老实实务农打工赚钱,就指望着孩子有出息,生活重心只盯着孩子学习,人生目标就是让孩子考上好大学,然后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越是自己没本事的父母越是希望孩子有本事,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殊不知现今社会孩子如果没有原生家庭的托举要成功太难了。
01
如果说父母没有解决经济问题,那么儿女的人生将继续走10-20年的弯路。
经济问题是一个家庭的根本性问题。父辈的贫穷没有被打破,反而根植在了他们的基因和认知里。这个系统是封闭的,是不断自我加强的。所以穷并不是因为偶然,而是因为你生长在这个贫穷的家族系统中。
不解决,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整个家庭永无出头之日。
混日子的父母,就相当于把儿女推入了一个更艰难的境地。
那些家境差能逆袭翻盘的人都是凤毛麟角,父母自己没本事没钱,就别指望孩子能有什么出息,就算有出息,也不是因为你教育得好,是因为他变异了。
有句话叫:富人靠继承,穷人靠变异。
没有父母的铺垫和托举,大部分人都要在这个残酷而复杂的社会竞争中,饱尝人世间的心酸和困苦,受尽他人的刁难与白眼,一辈子可能也无法脱离贫穷与痛苦。
任何家庭的任何一代人,都必须把失业与赚钱当成人生一等大事,否则,这个家庭将会有无休止的问题,鸡飞蛋打,声嘶底里,恶语相向,为了一个摔碎的碗大大出手······
很多穷人父母种种不可思议的行为,比如哭穷卖惨,无限贬低,辱骂对方,一点小事就暴怒上纲上线,其实都是在向伴侣或者孩子索取情绪价值。
他们希望伴侣或者孩子能以绝对优质的情绪价值填补自己内心的黑洞,自己则要源源不断地发泄索取。
最可怕的是,越是情绪黑洞的人越不自知,越是觉得身边的所有人都对他不好,都欠了他的。怪责起别人来,尤其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总是毫不留情,有无数种理由。
哪怕就是自己错了,也从来不会认错,从来不会说一句”对不起“。
总之,一个家庭父母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思想封建,固步自封,独断专行,嘴上总挂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将会把一家人彻底推向黑暗的深渊和无尽的痛苦,并且几乎锁死下一代翻身之路。
一个家族的兴旺需要一代代人的铺垫与托举。
爷辈不努力,父辈就会很辛苦;
父辈不努力,儿辈就会很辛苦;
儿辈不努力,孙辈就会很辛苦;
······
代代相传。
他们永远不会意识到:不单样貌会遗传给孩子,贫穷也会。贫穷就像一种病,一代一代遗传下去。
跟别人孩子比的时候,问问自己“凭什么你孩子十年寒窗,就能抵人家三代从商?”
02
美其名曰全都是为了孩子,自己都不努力,天天打着爱的名义,天天指望着教育孩子,孩子就能成功。
有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自己能力强,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没钱的人不是有一个两个观点是错误的,而是一整套思维方式都是错的,而是整个人的人性都是有问题的,而是整个人都是不善于学习的,没有毅力的,没有天赋的。
你能用你的观念、思维去教育孩子吗?他能听你的吗?
你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懦弱无能,他可以听你的吗?
你连基本社会规则都没搞懂,他听了你的有用吗?
这些人从学校刚一踏入社会,开始结婚生子,等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以培养照顾孩子为由,守在老家东混西混过日子。
就算老家连个像样的工厂都没有,根本没有就业机会,他们连来一线城市进厂都不愿意试试,连来一线城市卖房子都不愿意试试。
为什么他们就不愿意承认一件事呢?
有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自己能力强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光陪在孩子身边是没有什么用的。
如果你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敢去做,那你的孩子从你身上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就算每天24小时陪着孩子长大,你也帮不了你孩子任何东西,你的孩子以后还是一个没钱人家的孩子,一无所有。
记得有个采访主持人问王健林:“你对教育孩子有什么经验?“王健林不好意思的说,很惭愧,我因为太忙了,对教育孩子没什么经验,不像我做生意,有一些经验可以讲。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事实是,即使王思聪从5岁起就被父亲送出国读书了。王思聪不仅没有怪罪自己的父亲,不仅没有矫情的觉得自己童年是缺失的,不仅没觉得父母对不起自己,反而觉得他父亲是个很优秀的人,三观挺正的,在做人的道理上教了我挺多的。
所以你看即使王思聪从5岁开始就被送走读书了,即使王思聪的童年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是他父亲成功了,他父亲有钱,他父亲让他成为了顶级富二代,他父亲让他拥有了超越常人的生活,并成为了他的骄傲,那么他对他父亲就是感恩的,就是自豪的。
一帮没钱的人,一帮中产,天天鸡娃,天天教育孩子,天天守着孩子。孩子不还是照样是个买不起房的人,他们不还是照中年失业,中年危机。
人家王思聪从小自己在国外长大,不还是开劳斯莱斯没事泡女网红,你天天鸡娃看孩子,你的儿子找得着女朋友吗?买得起北上广深的房子吗?
最后不还是最年轻漂亮的女孩,想着跟人家王思聪谈恋爱,最后还不是有才华的年轻人,想着让王思聪投资。
03
父母的认知水平,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也极可能是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拉开人与人之间阶层差距的,往往是人的认知水平。
在孩子未成熟的世界观里,父母即高度。父母只有站得高,才能托举孩子看得远。
自己混了大半辈子,明明混得一塌糊涂穷困潦倒,就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少用甚至不用自己错误认知去操控孩子人生该怎么做。
你以为孩子不比你更懂目前社会的生存环境?你以为孩子不比你更懂目前结婚的艰难处境?你以为孩子不比你更懂现在的就业压力?
就会张着一张嘴不顾死活地催婚。
是你家孩子不愿意结婚吗?是人家嫌你家孩子穷不愿意跟他,他找不到对象!
有本事你给他一百万试试,他能找不到对象?
他知道家里没有,但从来没有抱怨你没给他足够殷实的家底,反倒是你,觉得他不结婚给你丢人了。到底是谁在丢人?
他不结婚,是不想掏空你们少得可怜的养老金和让你们拉下脸去借光所有亲戚的钱;是不想你们七老八十还要为了给他分担压力去捡垃圾干农活,是不想你们躺在病床上而他却要为了生计让你们孤苦伶仃。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过年连家都不敢回,一个人躲在出租屋吃着外卖,看着万家灯火,孤独地度过春节,就为了躲避家里面不厌其烦的催婚。
也有朋友,被父母催得崩溃大哭,因为伤心过度导致生了场病的。
这个时代不适合结婚,这个现实孩子比你看得更清楚。少数人不愿意结婚,那是他们个人问题,然而当大多数人不愿意结婚之时,那是时代问题。
你用浅薄且狭隘的认知,去催逼孩子结婚,在当今无疑是把孩子推向更深的痛苦深渊。
你以为那是爱,只不过是以爱为名裹挟孩子罢了。
只有认知开阔的父母,才能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的觉醒和阶层的逆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