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老了不指望孩子养老”,这样的父母看似伟大,实际上很愚蠢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去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

父母老了指望儿女养老,享受天伦之乐,而现在的想法改变了,老了不指望儿女养老,指望儿女养老的都是自私的,是给子女增加负担。

在这样的环境下,但凡有人说:将来希望儿女养老,想要跟儿女住到一起,则会被人嘲笑,甚至抨击,然后会说自己将来不指望儿女,只是享受养育儿女的这个过程,指望儿女养老的人都是太自私了。

只是不知道在网上说这些话的人,在现实中是否这样教育孩子,还是只是在网上发表这样的言论。

其实我觉得提早做养老规划,趁着年轻给自己攒点养老钱,给自己规划一套房产,甚至说做好了去养老院的准备,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要经常给儿女说:将来不指望你养老!

这样的言论只会让儿女们成为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和回报的冷漠人。

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母亲卖房供女儿出国留学,如今母亲病重,期望女儿回国探望,但女儿拒绝了。

无奈之下,母亲向记者热线求助,面对记者镜头,女儿很坦然:别以为我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不就是想让我回去照顾吗?

如果生孩子只是为了养老,那格局就太小了,既然养不起就不要生。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在网上也看到类似的言论,是一个女孩子说,她说:生育之恩不是恩,兜底和托举才是,别说生孩子多么伟大,生孩子不就为了给自己养老吗?假如没有孩子的出生,你们还满世界治不孕不育呢!既然养不起,那就不要生!其实大多数言论是来自于西方国家,只不过很多人只是学了一半。

就像纪伯伦所写的小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依托你而来,却并不属于你,他们的未来是你做梦都到不了的明天。

西方国家的确不期望儿女养老,但是西方国家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爸爸妈妈只是称呼而已,他们把孩子养到18岁之后是真的不管了,一旦满18岁,OK,你要自己生活,马上从家里搬出去。

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呢?儿女们上学读书需要父母,将来毕业找工作还需要父母,娶媳妇买房子买车也需要父母,带孩子也需要父母,把父母的劳动价值和经济价值榨干之后,再说一句:

既然养不起就不要生娃,生孩子本来就要托举和兜底啊!

什么年代了,养儿防老早就过时了,养孩子只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可不是为了养老的!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经常这么说,说的多了,孩子从小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他会觉得父母对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

你以为你付出多了,孩子自然会懂得感恩,其实不然,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没有感恩之心,啃老啃得心安理得,甚至以啃老为荣。

如果父母经济实力雄厚,能让孩子啃一辈子无可厚非。而如果父母经济条件有限,却助长孩子啃老的心态,最后没得啃的时候,孩子就会把父母视为仇人。

试问这种情况下,孩子养废了,担不起自己的责任,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父母老了又如何过得安生。

作为父母不想给孩子添加负担是一回事,但需要的时候孩子还是要担起责任。 对此你怎么看呢?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老了不指望孩子养老”,这样的父母看似伟大,实际上很愚蠢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