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小区一位奶奶,跟我唠嗑时说,自己大孙子,小的时候老实听话,天天被逼着学、补课,啥都按部就班,现在大学毕业了,却像没了劲儿的人。

反倒是她家小孙子,小时候没人管,东玩西玩,结果现在在外地搞摄影,活得比谁都滋润。

当家长的,确实会在孩子成长这块,迷茫不已:到底要不要“逼”孩子一把?

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3个差异

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会有3方面差异。

①性格和心理差异

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句话:“不学习,将来只能扫大街!”

有的家长盯得紧,逼得狠,孩子一做不好,就骂;成绩一不好,就打。

这样长大的孩子,表面上听话、懂事、有规矩.

可心里呢?特别容易焦虑,动不动就觉得自己不够好。干啥都怕做错,怕被人说,活得特别累。

有些孩子,从小被逼着“必须考第一”“必须做最好”,长大了也是一样,总觉得“不优秀就会被看不起”。

其实很多人,30岁以前都在“完成任务”——读书、上班、结婚、生娃,可回头一看,发现这一切不是自己想要的,是“别人希望我做的”。

而那些小时候没被逼得太紧的孩子,反倒心态更稳。

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敢说“不想干”。

遇到事儿不慌张,愿意试一试,不怕出错。

但这类孩子也不是全都轻松,如果家里没人引导,他自己又不够自律,也容易养成“躺平”“懒得动”的习惯。

②学业和工作差异

从小“被逼”的孩子,有的确实争气,考上大学、找了份“体面”的工作,家里人脸上也有光。

但我们仔细看,他们之中,虽然“表面成功”了,心里却一点都不轻松。

他们工作稳定,却没激情;

日子过得规规矩矩,却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

因为小时候太听话了,长大后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别人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而那些从小没被逼的孩子,可能成绩平平,不是班里的前几名,甚至考得学校也不咋好。

但他们中有些人,反倒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有开店的、有学摄影的、有搞自由职业的,还有搞装修的……

没考名校,却活得开心自在,关键是:这是他们是自己选的。

当然,这类孩子如果没人管、没人教,也可能方向不明、没啥目标,最后过得乱糟糟的。

说到底,读书好不等于活得好,工作稳定也不等于幸福。

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找到“自己愿意干的事”,有没有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走下去。

③人际关系和幸福感差异

被逼得紧的孩子,说话做事都容易小心翼翼。一点错就被数落,一顶嘴就被骂“不懂事”。

这样长大的孩子,和别人相处时总是特别小心,生怕说错话被人嫌弃,做事也不敢主动,总想“先看看别人怎么说”。

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想着“我这样别人会不会喜欢我”。

还有一点特别明显——他们不太容易感到“幸福”。

不是没好日子过,而是心里老觉得“还差点啥”。

而那些没被逼得太狠的孩子,他们更容易活得松弛一些。

人前人后是一个样,不用装,也不怕说错话,和谁都能聊两句,关系处得比较自然。

因为他们小时候有“说话的自由”“表达的空间”,长大后也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委屈、不讨好。

他们的幸福感,更多来自“自己心里舒服不舒服”,不是别人说你行不行,而是自己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有人赚钱多觉得幸福,有人住乡下种菜养花也觉得挺好——不比高低,只问自己开不开心。

当然,并不是说,咱们做家长的,什么都不该管。孩子不懂事,有时候确实得盯着点儿。

只是,我们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既给孩子一定动力,又有一定的松弛。

二:试试这样带孩子

“怎么管”,其实比“管不管”更重要。

以下3个方法,简单,直接,我们不妨试一试。

①少说“你得怎么样”,多问“你打算怎么办?”

孩子一到初中、高中,最烦别人替他决定一切。

与其喊,不如问。

比如他说:“我不想写作业。”

你可以说:“那你打算啥时候写?今天的事你自己安排一下,行不?”

别怕他乱来,咱先给他说话的机会。

有时候他嘴上说不想做,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轻重。你一问,他反倒认真了。

②看到一点进步就表扬,不光盯着结果

现在的孩子,不怕累,就怕自己努力没人看见。

孩子从50分考到58分,别说“还差两分才及格”,我们可以说:“这回比上次好多了,是不是最近收获多一些?”

别怕鼓励得太早,有些孩子,就是鼓励一句能顶十句骂。

你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哪怕小小努力,家里人都看得见,那他才会愿意再往前走一步。

③陪着一起“做一次”,比催十遍有用

有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做,是他觉得没人懂他,他一个人扛不动。

我们可以坐下来跟他说:“你说说,你作文想写啥,咱俩一块想个头。”

别怕浪费时间,这不是包办,是陪着。

孩子要的,不是你给他答案,是你让他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扛。”

小时候逼出来的孩子,也许会让人觉得“争气”,但长大后,他们是否还能争自己那口气,活得有光、有劲、有方向,才是咱们更该操心的。

孩子不是弹簧,压一压就弹得高;

孩子像风筝,要牵对了线、顺好了风,才能飞得稳、飞得远。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