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是博士,我是硕士,我儿子是阿斯伯格,女儿是自闭症!”
芝芝妈妈很坦然,“你觉得我还敢生三胎?”
“可是你们一家子高智商,高颜值,不生三胎不是浪费吗?”亲戚又说。
“再说吧。一会让我妈带您去商场逛一下吧。”
芝芝妈妈显然不想说太多,牵着两个孩子去了小区游乐场。
这是在小区旁边的小超市遇到他们一家人听到的对话,
当时有些诧异,不由得多看了两个孩子几眼。
大家第一次关注到这一家人,是源于他们家小女儿的高颜值。
来机构给孩子做训练的高知家庭和高颜值的孩子其实不少,
但一家子高颜值,尤其是小女儿芝芝漂亮得像个小明星,还是不多见的。
当时这个叫芝芝的小女孩还不到4岁,大大的眼睛又圆又亮,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
梳着两个小辫子,圆圆的脸,好像从画里走下来的小仙女。
她趴在他们家的保姆阿姨身上,时不时看向周围的小朋友和家长。
大家都以为芝芝只是陪爸爸妈妈来接哥哥放学的。
直到后来在机构看到保姆阿姨带她上课,才知道那天芝芝是来做评估的。
芝芝的哥哥康康是个阿斯伯格小男孩,在机构上课的时间不长。
上了一段时间的一对一的课程之后,因为智商高,基本上一教就会,
所以稍后除了语言课以外,其他都改成了团课。
因为这家大机构主要是给孩子打基础为主,
在找到了合适的搭课小伙伴之后,康康又去了其他小机构上小组课。
阿斯伯格的孩子大部分智商都比较高,
对周围的人有一种“尔等都是愚蠢的凡人”的“蔑视”,康康也不例外。
康康的妈妈说,他在上课的时候,想到什么说什么,很少顾及到老师和一起上课的小朋友。
尤其是老师的提问环节,本来应该是三个小朋友轮流回答,但是他往往会抢答。
比如老师让他们玩句子接龙,其他小朋友刚说了一个字,还在思考接下来要怎么说。
康康马上就把句子补充完整了。
能和康康一起上课的小朋友能力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思维没有康康快,
于是小朋友不乐意了,时不时上演一下“全武行”。
再或者是猜谜语环节,4句话的谜语,老师才说了两句,康康马上抢答。
听到康康抢答,其他的小朋友也无论对错,纷纷说出自己的谜底。
于是康康的小组课,经常是热闹非凡,堪比人声鼎沸的菜市场。
康康妈妈对康康的这一点很是头疼,
如果上小学也是这样,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话,动不动就大吼大叫,不知道会不会被孤立。
我们有时候就开玩笑说:“强者不需要朋友!”
康康去幼儿园直接上的是大班,请了一位影子老师。
影子老师反映康康在幼儿园的时候表现还不错,
不像小组课上那样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话,只是经常走神。
康康7岁上的小学,入学之前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的面试,表现优异。
老师没有发现康康的异常,康康的爸爸觉得应该跟老师明说,
让老师对康康照顾一点,包容一点。
但康康妈妈却很纠结,她觉得康康的情况良好,虽然偶尔“目中无人”了一点,
但不影响他人,不影响课堂,所以不需要明说。
康康的妹妹芝芝一直是家里的保姆在带,
因为爸爸妈妈除了忙工作之外,
不是带着哥哥在机构奔波,就是在家里给哥哥做训练,
所以对她难免有些忽略。
再加上芝芝外在的表现不明显,情绪稳定,呼名反应正常,只是语言有些落后。
对比康康之前很明显的情绪问题,芝芝只是语言落后,就让父母觉得不算什么。
等哥哥康康上了小学之后,爸爸妈妈再回过头看芝芝,
似乎她在语言方面一直没有进步。
当同龄的孩子可以说长句子的时候,芝芝还只能说两三个字。
当同龄的孩子可以听懂复杂的三步、四步指令的时候,芝芝只能理解一步、二步指令。
当同龄的孩子可以和人进行持续的沟通的时候,芝芝最多只能有一两个回合的沟通。
爸爸要上班,妈妈送完哥哥之后,就和保姆阿姨一起带芝芝来机构上课。
还好,芝芝的认知不算太落后,认知提升上来之后,又加强了语言训练。
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芝芝就可以说四、五个字的短句子。
语言老师建议他们每天给芝芝读一下国学经典或者朗朗上口的儿歌。
因为哥哥康康放学之后,还有几个机构的小组课要上,妈妈要忙着接送。
给芝芝读书的任务就交给了保姆阿姨。
但是芝芝似乎更愿意听爸爸妈妈念给她听。
只要是爸爸妈妈牵着她教她念,她就会很开心的跟读。
如果是保姆阿姨念,芝芝则低着头,不言不语,或者一直要阿姨抱着她。
很多阿斯伯格的孩子智商高的同时,在情感方面表现得有些淡漠,
康康的语言一直没有问题,甚至在语言表达方面远超同龄孩子,
但是在没有课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带着妹妹玩,
他觉得芝芝的语言太少,说话不清楚,太傻了。
芝芝倒是很想跟哥哥玩,但在小区玩的时候,哥哥经常跑得没影,
她只能可怜巴巴的牵着阿姨跟在后面。
芝芝在语言表达方面进步还是挺快的,但是她性格很内向,轻易不愿意开口说话。
有经验丰富的家长说,如果芝芝一直是妈妈带,可能各方面的进步会更快。
但是芝芝的妈妈没有分身术。
好在芝芝干预了一年多,也正常的进了幼儿园。
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个比较沉默的小女孩也很是喜爱!
家里有一个特殊孩子已经让家长倍感疲惫了,
有两个,只能庆幸两个孩子的问题都不严重。
现在康康已经读了小学,没有请影子老师;
妹妹芝芝在幼儿园每天也很开心。
芝芝的父母也稍微轻松了一点,所以有亲戚催他们生三胎。
但芝芝妈妈表示,无论有多高的智商和颜值,都不可能再生了。
其实也是现在评估特殊儿童的标准不一样,
如果是十几年前,可能康康会被大家认为只是脾气不太好和太骄傲,
芝芝只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所以,有时候也不必太过焦虑,是不是特殊儿童,并不重要!
只要孩子的智商没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做训练,都会有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