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僭越的孩子把自己摆的比父母还要高,他会用失败,走下坡路甚至死亡来惩罚自己。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这是海灵格对于亲子关系失序的情况下孩子僭越时对其命运的影响的观察和表述。读来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思。

所谓僭越就是一个孩子没有待在孩子的位置和身份里,在跟父母的关系中,他自动升序了,爬到了跟父母一样的位置,甚至比父母还要高,成为了父母的父母;而他因此无法承接到来自父母的照顾和滋养,无法做一个、受到照顾和支持的普通孩子,实际上他失去了父母,变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

僭越的情形在心理学中有另一个表述,叫做亲子关系倒错。也就是一个关系中,孩子无法安心做孩子,反而被迫成为父母的父母,而真正的父母却成为孩子实际上的“孩子”,试图从孩子身上索取自己缺失的父爱或母爱。

当孩子被抢占了自己本来的孩子位置,他是没有办法跟父母抗衡的。他只能被迫承受这个关系倒错的局面,他只能到别处去找寻自己的位置。因为是孩子,暂时没有后代子女,所以他没法向下找寻,所以他只能往上乱爬,所以孩子被迫“升序”,被迫变成那个更大的,更高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横向迁移的情况也是有的。有的孩子在父母跟前没法做孩子,如果这时候有一个其他长辈把他当孩子看,对他友善,比如姨姨姑姑舅舅舅妈婶母伯母之类的亲戚,他就会对这个长辈产生类似于父母的认同,会比较亲近这个长辈。 如果这个长辈又有自己的孩子, 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跟自己堂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产生争做这位长辈的孩子争夺父母的现象。但可悲的是,这种争夺一般会以这位想要找到自己位置的孩子的失败而告终,因为毕竟不是亲生的,他无法代替一个亲生的孩子,除非这个孩子事实上已经缺席了才有可能。

如果这个孩子一直无法做回孩子,一直无法回到孩子的本位,那么他的一生显而易见的就会有这样的趋势:他会不断的找寻,不断的游移,流浪,不断的找寻自己的位置。就像杰克船长驾驶的黑珍珠号一样,一直在漫无目的的漂移,经过一个又一个港口,然而从不靠岸。

比如他找到一份工作,马上就被另一份工作所吸引;他遇见一个人,马上又被另一个人吸引。看起来很渣很浮躁,实际上他对此无能为力。他无法定下心来,无法在一件事上深耕,在一份工作上用心,在一个人身上用情,永远在找寻下一个,永远有所欠缺。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他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底层行为模式和关系中,也就是他和父母的关系中,他无法做孩子,他无法待在他本来就该在的孩子的位置和身份中,他无法进入他天生就该有的孩子的角色中,他无法享受他作为一个孩子该有的待遇和支持,滋养和照顾,他也就无法从孩子这个角色和身份出发去展开他的生命,他也就无法从孩子这个角色和位置开始蜕变成长,从而告别孩子的位置和角色。

换句话说,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回到孩子的角色,回到他天赐的、本来就该在的位置和身份中,他终其一生都在谋求导正这种生命中的失序和僭越,以便能够正常的开始,正常的发展蜕变。

他终其一生都在谋求做回一个孩子,以便告别孩子的角色和能量状态,最终成长为他主动要成为的样子,那就是一个能够独自存活,能够建立关系,可以繁衍生息,能量成熟充沛稳重的成年人。

在他没有回归本位之前,不管他在人生中遇到多好的机会,多好的人,对他而言都不过是表面的浮华,烟花般的绚烂,璀璨只是一瞬间,很快就又回到一贯的不满足和怅然若失之中。

因为他始终在游移,在流浪,在找寻,在谋求做回一个孩子。

另一方面,僭越对于一个被抢占了位置的孩子而言是颇具诱惑的。因为他得以爬到高处,被所有人都看到,这可以极大地满足他需要被关注的迫切需求。 而序位上升,成为比父母还高还大的存在,看起来风光,实则危机四伏,甚至堪称悲惨。 风光于他而言,是他作为孩子明明是家庭里面最小的,最低的,但却被所有人看到,期待,寄予厚望。

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捧杀”。一个人的实力明明还不够格,但就是硬把他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给他鲜花和掌声,让他坐到目前实力还不足以匹配的位置上,让他被万众瞩目,也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他很快就枯萎凋谢不行了。

无法回到本位的孩子明面上会僭越,在他意识不到的部分,他却会用失败、走下坡路、甚至死亡来惩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一个生命,孩子本能的知道谁是大的,谁是小的,他本能的知道爱和生命流动的正确的序位。他自觉自愿的尊重这种父母大孩子小,爱应该从父母流向自己的序位,并且对违反序位的行为加以排斥和惩罚。

孩子对于父母有一种天然的忠诚和爱,尽管有时候这种忠诚和爱是盲目的。 当一个孩子把自己摆的比父母还要高,这就冒犯了父母,也违背了他的忠诚和爱,他会觉得自己因为这种僭越的行为失去了父母,和父母疏远了,这是他不能原谅自己的。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失去和父母的联系,他天然的忠诚不允许他违背忤逆父母,所以他会在无意中毁坏自己,让走自己失败,甚至让自己死亡来维持这种忠诚,试图把这种失序的关系导正、平衡。

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序位是,父母永远比孩子大。父母施,孩子受。不管多大,只要这种关系存续,就是这样的规则。这个规则并不排斥孩子在他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向父母表达他作为一个孩子的爱,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

但是孩子不能给予父母他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的东西,更不能超越孩子的身份,试图弥补父母没有被他们的父母爱过的遗憾,这不是孩子该做的事情。如果这样做了,那就是僭越了。

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和面貌,尊重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也尊重他们一切的经历和遗憾,这就是在以一个孩子的本分承认并且接受自己的父母。

结束僭越,结束生命中的失序,结束待在自己不该在的过高的序位,回归本位,重新做回父母的孩子;

结束对父母付出父母式的担忧,结束把他们当作无法承担无法面对世界的弱者。他们创造了你,他们不管如何弱都比你强的。

结束对父母的排斥和抵抗,承认父母是世界唯一适合做你的父母的人,结束对自己身份和位置的排斥,承认自己就是他们的孩子,这是一个不可更改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

回到你父母的孩子的位置,接受曾经那个因为得不到关注和爱而痛苦到无法继续做孩子的小小自己,回到孩子的位置,继续再出发,像宠爱孩子一样尽情的宠爱自己,善待自己。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再是个孩子了,你完成了孩子的成长和任务,你蜕变成一个成熟稳重有力量的成年人了。

你的黑珍珠号终于不再漫无目的的漂泊流浪,游移徘徊,你终于停在了一个港口,你上岸了。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僭越的孩子把自己摆的比父母还要高,他会用失败,走下坡路甚至死亡来惩罚自己。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