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动机对于学习行为的影响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上次,我们说了认知对于学习行为的影响。这次就来聊聊动机对于学习行为的影响。

这里我觉得还是再说一下什么叫做学习行为。它不仅仅是读书学习这种正式学习,还包括:“我”去了解孩子,了解配偶;了解我不擅长的领域;从错误中承认自己的问题,接受正确的知识等等。这些都属于学习行为。

什么是动机以及常见的行为模式

动机是指我们能够想起做某事,或者对于某个事情有意愿持续地做下去的心理状态。这里面包含两个点:一个是启动,一个是持续的动力。当我们的动机越强烈,我们就更容易启动,或者启动得更为频繁,同时也会更持久地进行下去。比如:看短视频、刷淘宝、打游戏,都是常见的强动机带来的行为模式;而早起、早睡,则是很多现代人常见的弱动机带来的行为模式——启动困难,频率低,难以长期持续。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我们将动机分成两种:一种是外部动机,一种是内部动机。当动机的源头来自于我们自身和任务本身,我们称为内部动机;而当动机的源头来自于自身和任务之外,我们称为外部动机。简单来说:完成作业(或者游戏通关)的满足感使“我”快乐,这就是内部动机;作业完成会被家长老师表扬,会得到小红花、靠前的排名,这就是外部动机。同理,完成工作任务使我快乐,这是内部动机;而工作做得好,能够得到奖金、休假,能买我想要的东西,过上我想要的生活,这就是外部动机。

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学校的外部动机不好,孩子应该靠内部动机。但是,我们想想自己,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完全是靠内部动机在驱动呢?事实上,外部动机确实是我们学习行为能够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务实,不要过于理想化。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在务实的基础上,再努力让内部动机尽可能地驱动孩子。

独特的内部动机

在我们务实地认识了动机之后,我们再来好好分析一下为啥我们会对内部动机情有独钟?因为内部动机的确优于外部动机:

  1. 内部动机出自于个人意愿,不太依赖外部强化,甚至面对惩罚都能有更好的对抗能力;
  2. 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更好的认知参与,使得认知也能获得更高程度的发展;
  3. 面对挑战和困难会有更积极的心态;
  4. 会更主动地组织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一点我们上过课的同学应该明白是什么含义);
  5. 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原有认识,能够在发现错误之后更快地承认错误,及时修正;
  6. 更有创造力;
  7. 有积极的心态;
  8. 更愿意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主动寻找额外的任务内容;
  9. 任务的完成水平更高,更少出现压着及格线通过的状态。

在内部动机上,有一种极端的表现,我们称为沉浸式体验。它有个更为流行的名字叫“心流”(flow)。这个状态需要能力和任务难度高度匹配的时候才会更容易出现。比如:高手在挑战世界纪录的时候;或者新手在玩设计得很好的游戏教学关的时候。反之,高手对于太简单的任务会觉得乏味,新手对于太难的任务会觉得绝望,都不会出现心流,就很容易失去动力,早早退出。

但这里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都是内外动力并行的。既有完成作业的满足感,也同时期待家长老师的认可、同学的佩服和崇拜;既有“老子完成过一个很牛的工作任务”的满足感,同时也享受这个工作带来的薪酬和名声。所以——两个动力都要抓,都很重要。

关于动机,我们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开,比如:需求带来的不同深度的唤醒胜任自我价值自我决定关系,还有诸如动机的个体差异等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以后想得起来再聊(挖坑专业户)。

题外话:其实,动机是我在课程中放在非常后面才讲的内容,因为它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需要不少内容作为铺垫。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你只要想起来去做,按照要求完成就能做好的事情。其实是一个非常高阶的能力。这一层看似一层窗户纸,方法不对,就会怎么捅也捅不破。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动机对于学习行为的影响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