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小宇的的故事,让人对自律和内驱力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宇一直对编程很感兴趣,立志要在编程大赛中获奖。为了这个目标,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当大多数孩子还在睡梦中时,小宇就已经起床开始学习,阅读相关书籍。
晚上做完作业后,他又会花2-3个小时练习,不断调试程序,遇到问题就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 ,连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
他一点儿也不喊累,每天都是精神十足。同学们经常邀请他一起出去玩,他都婉拒了,他说:“我要为比赛做准备,等比赛结束了再和大家一起玩。”
是什么让一个孩子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为了目标不懈努力呢?答案就是内驱力。内驱力就是隐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发动机,它能推动孩子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所看到的自律,其实就是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01
有内驱力的孩子
会严肃看待自己的目标
内驱力,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内心深处自发产生的一种动力。它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或奖励,而是源于孩子自身的兴趣、成就感、价值观等因素。
只要孩子对一件事情充满热爱,即使没有人要求,他也会主动探索未知、钻研难题、求知真理。其实,这就是内驱力在起作用。
不是说有了内驱力,孩子才有热爱,而是有了热爱,并辅之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的内心形成了内驱力。在某种意义上,自律就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影响孩子为了探索热爱、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外在行动。
与内驱力相对的是外驱力,外驱力是来自外部的动力,如家长的奖励、老师的表扬、考试的压力等。外驱力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孩子行动,但它的作用往往是短暂的,一旦外部的奖励或压力消失,孩子的动力也可能随之减弱。
有时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也会表现出自律的行为。但是只要孩子脱离了这个高压的环境,我们就会发现自律消失了,做出了种种我们在过去难以想象的行为,比如熬夜打游戏、黑白颠倒、不愿学习,等等。
而内驱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能够真正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具体来说,内驱力充沛的孩子会表现出这几种行为:
01/ 主动追求目标
拥有内驱力的自律孩子,往往会主动追求目标。
就像对舞蹈充满热爱的晓妍,小的时候就喜欢跟着广场舞的大妈舞动,长大以后更是主动要求妈妈给她报名舞蹈培训班,自觉练习。她还会主动观看各种舞蹈比赛和演出视频,学习其他舞者的技巧和表现力。她总是全力以赴,挑战更优美的舞姿,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内驱力让她主动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不断追求卓越。
02/ 克服困难的韧性
内驱力带给孩子克服困难的韧性和毅力。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有一些孩子刚来,就就对数学教具非常感兴趣。尽管他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方面,并且必要的前置准备工作他也一无所知,但是在适应了班级规则之后,他主动向老师提出他的兴趣。
老师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观察到追求自发热爱的孩子不会畏惧这件事情,看上去有多么困难。相反,这些常人看来的难处恰恰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错误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但更多的是让孩子认为这项工作充满挑战性,更有动力去克服。
03/ 持续的自我提升
内驱力还会促使孩子不断追求自我提升,挑战更高的目标。热爱永不止境,就像攀登者说山就在那。自我提升,只不过是孩子在追寻热爱的道路上一个小小的馈赠。
就像喜爱阅读的萌萌,她从小就爱读书,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满足于仅仅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而是开始涉猎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如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萌萌还会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可想而知,当他上学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比同龄人更大的阅读量。
02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助力自律成长
01/ 尊重孩子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内驱力的关键。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一位爸爸发现自己的儿子对绘画非常感兴趣,总是喜欢拿着画笔到处涂鸦。
他就给儿子买了各种绘画工具,带他欣赏各种名家真迹,在合适的年龄,还给他报了绘画兴趣班。在兴趣班中,孩子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绘画技巧,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让他对绘画的热情更加高涨。
02/ 设定合理目标
合理的目标能够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内驱力。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目标要具体、可实现。比如,孩子想要拼300块的拼图,可是这个任务太难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对任务进行拆分。
当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有时候在难以跨越的难关面前,来自家长的鼓励和帮助能让孩子积极面对问题,越挫越勇。当孩子得到好的结果,充满成就感,他也变得更加主动。
03/ 给予自主权利
适当放手,给予孩子自主决策的权利,从而唤醒内驱力。这一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自律的习惯。
比如,在周末的时间安排上,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耍。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就拿学习这回事来说,被家长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孩子好像总是缺了那么一份主动性,但是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能够安排学习计划的孩子,你一定不会担心。
这其中就是选择自由的差别。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塑造了孩子的内驱力,影响着自律的发展。 不过,即使是从现在开始才意识到这件事也不算晚,任何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权,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倾听孩子的心声,重新点燃内驱力的火焰。
04/ 正面反馈鼓励
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能够强化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家长要真诚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不过,对孩子的肯定不必太夸张,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真切地看到了他的努力,默默支持他的态度,就已经足够温暖。
自律的孩子有强大的内驱力吗?或许反过来说,更加有道理。拥有强大内驱力的孩子,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因而能够管理自己的行为。
内驱力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作为家长,我们要认识到培养孩子内驱力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因为自律品质的养成,光是靠外力影响孩子是不够的,甚至产生反噬的恶果。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兴趣的火花点燃内驱力的火焰;设定合理的目标,为孩子的内驱力指引方向;给予孩子自主权利,让内驱力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给予正面反馈鼓励,让内驱力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