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很可能,你家孩子并不需要提前学/预习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全网都在强调提前学,或者说深度预习的重要性。(我也强调过

有的帖子我格外看不懂,说他家孩子XX科目属于优势学科,然后分享的学习流程里是兢兢业业带着孩子预习的全流程,细致到可以去当任课老师的程度。可既然都是优势学科了,说明学起来不太费力,为什么还需要在家如此细致学一遍再去学校学一遍呢?目的是什么?从孩子个人的总体效率来说显然是低效的呀。

到底要不要提前学(也称深度预习),我理解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

首先,要判断校内上课的课堂节奏。举例,我娃的语文几乎没有提前预习过。并非我不知天高地厚,而是孩子学校很强调夯实基础,字词、造句、看图写话老师都手把手教得很细致,课堂40分钟+课后30分钟+期中期末集中复习,至少过3轮。这种情况家长在家夯实基础的必要性是很低的。我之前文章讨论要不要带着孩子提前写二类字我斟酌再三也是同样的原因,尽量不要跟学校做重复劳动,解放孩子的时间。

其次,要了解自家孩子的基础如何,学习风格如何。同样举例,我娃的数学我都是带着提前学的。她是那种对自我要求比较高的孩子,而在数学学习上,进入状态略慢,并不属于即时反应很快的类型,那么为了维持她对数学学科的自信心,我是毫不犹豫坚定地带着她在家提前学,提前练习。个别问题讲完她还懵懵的,那就带着问题去听听任课老师怎么讲解的。

如此提前过一遍,上课再抓住重点听,我认为是我家姐姐数学学习最好的模式。

我判断的依据是,课前40分钟的预习+课堂40分钟的学习+课后20分钟的练习取得的效果,远远大于课前0分钟的预习+课堂40分钟的学习+课后60分钟的练习。

因为如果我不带着提前学,她上课懵懵的效率很低,她还多少有些自我怀疑~

所以说,预习与否,细分下来有不同情况值得讨论。

即使是同一个科目,也可能有的章节需要预习,有的章节不需要预习。同样拿我娃的数学举例,寒暑假带着她提前学,东西南北那个章节我直接pass了,习题也没让做。为啥?因为这崽方向感很好,我判断仅仅通过课堂学习也能很好掌握,于是放弃。

提前学的部分,一升二的暑假集中在除法竖式和带余数的除法,二升三的暑假,计划集中在难度明显提升的应用题专项板块。

判断一个方法好不好,需要充分考虑应用场景,而考虑的前提是,具体到“人”本身。

方法再好,不适合自家孩子,那就不是好方法。

盯着人,而不是方法。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很可能,你家孩子并不需要提前学/预习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