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站着优秀的父母。
想要拥有优秀的孩子,首先就得先学会成为优秀的父母。
父母优秀与否,就看每天有没有做以下3件事情:
鼓励
父母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桥梁。
更是孩子获得自我认知,发掘自我的引领者。
优秀的父母深知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会将这一份影响做到极致。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份自信,几乎都是父母给的。
深以为然!
每天睡前多花3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细数一天所发生的事情,面对孩子的失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认可,让孩子更有自信迎接美好的明天。
不要让孩子带着消极的情绪过夜,及时给予鼓励,消除孩子心中的挫败感,孩子才能成长得更为乐观自信。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赞美与鼓励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家庭和谐的原动力,更是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肯定的强心剂。
倾听
优秀的父母一定懂得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的妈妈很喜欢逛商场,每一次带着6岁的女儿来商场时,孩子总是又哭又闹,不愿进商场大门。
妈妈很是诧异,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好玩的游乐场所,为什么孩子会如此抗拒。
有一天,她照常把孩子拉进商场,在人流中挤来挤去时,孩子的鞋带开了,妈妈蹲下来为孩子系鞋带时才发现,孩子不爱逛商场的原因。
蹲下来的妈妈,与孩子身高持平,在这个视觉里,孩子所看到并非是五花八门的商品,而是来回行走的人腿,以及不断晃动的手臂,还有时不时就能磕到孩子脑袋的背包。
蒙台梭利说:“永远不要站着和孩子说话。”
父母要学会蹲下来,去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不要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自作主张的去揣测孩子的行为想法。
蹲下来,听孩子把话说完,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
唯有如此,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亲子关系才会更和谐。
反思自我
演员小陶虹被称赞为“ 为了孩子,在自己身上投入最多的母亲”。
她曾在某节目分享过这么一段育儿经历:
有一次着急出门,女儿打翻了桌上的牛奶,她立马朝孩子吼“你怎么回事?”
那一刻,她看到女儿身子在哆嗦,惊恐的望着她,甚至忘记了哭泣。
随后陶虹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下一次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她没有批评,而是选择走过去,抱住了手足无措的孩子。
那一次,沉默的孩子在她怀里哭出了声。
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信任与安全感的力量,吼叫只会让孩子将情绪压抑在内心,理解与宽容会给孩子更大的安全感,让孩子敢于表达自我。
而这一过程,都是需要父母不断的自我反思,总结,才能知道自己的行为,哪些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哪些能更好的保护孩子。
父母懂得反思自我,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早教专家林怡曾说: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小孩,更没有完美的家长。
孩子也是第一次成为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谁都没有经验,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在不断反省,不断学习成长,自我教育的过程。
孩子成长的反馈,就是父母自我反省,教育的成果。
想要成为优秀的父母,就必须学会经常自我反省。
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陪伴与学习都是优秀父母必备的“技能”。
每天抽出30分钟做好以上3件事,父母想不优秀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