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永远别太“惯着”孩子!把14岁女儿养废后我才懂:最愚蠢的教育,就是舍不得让她吃苦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宝贝,12点了,快点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

14岁的女儿半夜不睡觉,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提醒她,可她还蜷在被窝里刷着视频。

“知道了!烦死了!你能不能别管我?”

她头也不抬地盯着屏幕。

我夺过来手机想让她睡觉,谁知道她突然尖叫着扑过来,指甲在我手背上划出三道红印。

“你凭什么动我东西?”

她涨红了脸,像头被激怒的小兽。

我捂着生疼的手背,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孩子。

这就是我从小捧在手心、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女儿?

养女成“仇”

我曾是朋友圈里的”开明妈妈”。

我总觉得“富养女儿”就是要给她全部的自由。

她说“不想穿裙子”,我就把精心准备的公主裙都收了起来;

她说 “作业太多写不完”,我就跟老师求情,希望能少写一点;

她说“不想上辅导班”,我就跟辅导班要求退课,即使那昂贵的课程并不容易退费;

她说“零花钱不够买新球鞋”,我哪怕当月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她。

网上都说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主权”。

我本以为我这样做,就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

可现实是,我越尊重她,她越放肆,也越不尊重我。

作业拖到半夜才写完,考试前还在抱着手机玩。

老师打电话来投诉,我想跟她聊聊,她反而怪我“多管闲事”。

她穿着我不喜欢的破洞牛仔裤,整天一副无视我的样子。

我还在她书包里发现了三张请假条,上面竟然签着我的名字。

原来她为了出去逛街,伪造我的签名骗老师。

而班主任发来一段监控视频,更是让我瞬间崩溃:

午休时女儿带着几个同学在操场抽烟,被抓到时还满不在乎地顶嘴:

“我妈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

接她回家的路上,我刚开口说:

“女孩子怎么能学着抽烟?心思要放在学习上”。

她突然在车上大喊:

“你烦不烦啊!再啰嗦我就跳下去!”

当时正值晚高峰,车流在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她眼里那种决绝的光,让我觉得无比绝望。

我累死累活养大的孩子,怎么变成了只会用狠话刺伤我的“仇人”?

那一刻我才懂:

无底线的“尊重”,不是爱,而是纵容。

别让“尊重”变成纵容

痛定思痛后,我翻遍了《正面管教》等十几本育儿书,在心理咨询室哭了三个小时,才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真正的尊重是有边界的,就像园丁修剪花草,既要让根系自由生长,也要剪掉多余的树枝。

而以前的我,总在犯这三个错误:

用商量代替规则:

“我们先写作业再玩,好不好?”

换来的永远是“我不!”

最后作业拖到半夜,第二天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

用妥协代替教育:

她一哭闹就心软,说好的”每天玩1小时手机”,总能以 “最后看五分钟” 为由拖成 3 小时,直到手机没电才悻悻放下。

用溺爱代替责任:

她在商场打碎了专柜的香水瓶,我第一时间花钱赔偿,却没让学会说”对不起”。

结果她后来在学校推倒同学时,还理直气壮地说 “我妈会赔钱”。

原来,当”尊重”失去原则,就变成了培养“自私”的温床。

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一次次试探大人的底线。

一旦你退让,她就会认为标准可以随意改变,就会得寸进尺,大人的“权威”也就荡然无存。

后来我跟着家庭教育专家学习 “温和而坚定” 的教育法,实践了三个月,真的慢慢改变了女儿。

1、原则问题没商量

上学、作息、礼貌这些原则性的事,直接说”必须这样做”。

第一次要求她6点半起床时,她赖床到7点,我直接开车走了。

她慌张地追出小区,最后踩着上课铃冲进学校,被教导主任抓到训了半小时。

那天放学回家,她眼睛红肿着说 “妈你真狠心”。

我心里发酸,却只是递给她一杯温水:

“上学是你的责任,就像工作是我的责任。”

2、温和而坚定地执行

她不想收拾房间,我就把所有零食、漫画书收进带锁的储物柜:

“什么时候收拾好,什么时候拿出来。”

前三天她急得团团转,第四天半夜偷偷把房间收拾干净,还破天荒地把我的睡衣叠好放在床头。

我这才明白,孩子不是不懂事,而是有时候我们当妈的太容易心软。

3、让后果教会她负责

她把校服弄丢了,我没给她买新的:

“这是你第二次丢校服,自己想办法解决。”

那周她穿着旧校服去上学,因为不合身被同学嘲笑 。

周末她主动去奶茶店打工,用赚来的钱买了新校服,宝贝得不行。

让孩子吃 “有价值的苦”

专家老师说我太“惯着”孩子,所以,我决定带女儿体验三种 “有价值的苦”。

1、为实现目标而自律的苦

她突然说想学画画,我带她去画室试课后报了名。

她答应我会努力学,我按照约定给她买了她最喜欢的绘画数位板。

结果没坚持两个星期,就闹着不想再去上课。

我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没收了数位板作为她违约的代价。

无奈的她,第二天就自己背着画板去了画室。

第一个月她总找借口,我拿出计时器放在桌上:”练够 20 分钟就休息。”

后来她主动把计时器调到 45 分钟。

去年她的绘画作品在市级绘画比赛中获了银奖。

领奖后她悄悄跟我说:

“妈,其实拿奖那天我偷偷哭了,觉得那些熬夜练习画画的日子都值了。”

2、突破“舒适区”的苦

她性格有些内向,初一演讲比赛时在台上紧张到忘词,被同学嘲笑。

当时我心疼地抱着她说以后再也不参加了。

但这次当辩论赛再次报名时,我故意激她:”反正你也不敢参加。”

她受不了激将,红着眼报了名,每天放学后躲在房间对着镜子练手势,把辩词背得滚瓜烂熟。

初赛那天她站起来时腿都在抖,说到关键论点时还突然卡壳。

我以为她会哭着下台,没想到她深吸一口气就继续说了起来,最终他们的团队成功赢得了比赛。

现在的她,能在班会课上流畅表达,上周还主动报名了校园广播站。

3、承担责任的苦

她上个月非要闹着养仓鼠,我让她签了详细的“宠物照顾协议”,包括每天喂食、清理笼舍等。

起初她新鲜劲儿十足,半个月后就开始偷懒。

再后来,她因为忙着应付考试,连续两天忘记喂食,小仓鼠饿死了。

她抱着小仓鼠的尸体哭了好久。

我陪她在楼下小花园里挖了个小坑,她用彩纸折了墓碑,上面写着 “对不起,我没照顾好你”。

我知道她明白了:

生命不是玩具,责任不能逃避。

后来她主动申请当班级卫生委员,每天放学后检查值日生打扫。

有次为了等最后一个值日生擦完黑板,她在教室等到晚上七点。

现在的女儿,放学回家会主动写作业,周末会帮我洗碗,甚至攒零花钱给我买了生日礼物。

她的书包里不再有电子烟,取而代之的是错题本和单词卡;

周末会主动去图书馆,回家路上也会帮我提重物;

上次月考,她的成绩前进了20名,在班级排到了中等。

她在试卷背面写着 “妈,谢谢你没放弃我”。

写在最后

陪着女儿走过这段黑暗的路,我才终于明白:

真正的爱,不是在温室里无底线纵容孩子,而是教会她如何迎接风雨。

现在让孩子吃“该吃的苦”,将来她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那些曾经让我彻夜难眠的 “狠心”,其实是我们当父母的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当孩子懂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为目标挥洒汗水,那些吃过的 “有价值的苦”,终会变成照亮未来的光。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永远别太“惯着”孩子!把14岁女儿养废后我才懂:最愚蠢的教育,就是舍不得让她吃苦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