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李玫瑾:孩子脾气暴躁,家长掌握4个步骤,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情绪问题常常让父母感到头疼。

有些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甚至摔东西、打人;有些孩子则习惯用沉默或冷暴力来表达不满。

这些表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未被理解的情绪需求。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的研究表明,情绪稳定的孩子,往往拥有更高的情商、更强的抗挫折能力,以及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关键不在于压制孩子的脾气,而在于帮助他们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

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走出情绪风暴?以下4个步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情绪调节能力。

第一步:接纳情绪,而非否定——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当孩子发脾气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

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

你再闹,我就生气了!

男孩子不能这么娇气!

这些回应看似在教育孩子,实则是在否定他们的感受。

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看见,反而会变得更激烈,或者学会压抑自己,导致未来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正确的做法:情绪命名+共情

1.蹲下来,与孩子平视,用温和的语气说:我看到你很生气/难过,对吗?

2.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你可以哭一会儿,妈妈在这里陪你。

3.避免说教:在孩子情绪爆发时,讲道理是无效的,先让情绪流动起来。

心理学依据: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显示,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时,他们的大脑会更快平静下来,并逐渐学会自我调节。

第二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你现在的感觉像这只愤怒的小狮子吗?

许多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

他们可能会用我讨厌你!来表达失望,或用我不吃饭!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家长的任务是帮他们建立情绪词汇库。

具体方法:

1.用绘本或表情卡片教孩子认识情绪:比如,你现在皱眉头、握拳头,是不是像这本书里的小熊一样生气?

2.日常对话中引入情绪描述:

今天玩具被抢了,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比赛输了,你有点失望对吗?

3.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你可以告诉妈妈,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

长期效果:孩子学会用语言而非行为表达情绪,减少无理取闹的频率。

第三步:设立清晰的界限——你可以生气,但不能打人

接纳情绪≠纵容行为。孩子需要明白:所有的情绪都是允许的,但某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如何设立界限?

1.温和而坚定地制止伤害性行为: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打人会疼,我们不能这样做。

如果你需要发泄,可以打枕头或者跺脚。

2.提供替代方案:

你不想分享玩具,可以告诉小朋友‘我现在还想玩’,而不是推人。

3.事后复盘:等孩子平静后,和他讨论:下次生气时,怎么做更好?

关键点:让孩子知道,情绪没有对错,但表达方式需要学习。

第四步:示范健康的情绪管理——妈妈现在也有点烦躁,需要深呼吸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经常用吼叫、冷战或摔东西来解决问题,孩子自然会模仿这些行为。

家长如何做好榜样?

1.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

今天工作有点累,我需要安静10分钟。

爸爸刚才说话太大声了,对不起,我应该冷静一点。

2.展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深呼吸、数到10、暂时离开现场。

妈妈现在很生气,但我不会骂人,我要先喝杯水。

3.家庭中建立情绪安全角:比如一个放满绘本和柔软玩具的小角落,让孩子(甚至家长)在情绪激动时有个冷静的空间。

研究支持:美国心理学协会(APA)指出,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

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父母:

1.接纳(允许情绪存在)

2.识别(帮助孩子理解感受)

3.引导(设立行为界限)

4.示范(做情绪管理的榜样)

当孩子学会与情绪共处,他们未来的路会走得更稳、更远。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所说: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

而这份能力,正是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改变,可以从今天开始——当下一次孩子发脾气时,试着先说一句: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李玫瑾:孩子脾气暴躁,家长掌握4个步骤,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