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孩子对着你大喊:“这题太难了,不写了!”
或者在超市里耍赖:“我就要这个,现在就要!你不买就是不爱我!”
看着那个曾经又乖又甜的小宝贝,现在变得——
一说他两句,就觉得天塌下来了;
一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放弃;
把他人的付出,当成天经地义。
这时候,你心里是不是又气又委屈,忍不住想: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我们总以为,把最好的都给孩子,替他扛下所有事,就是爱。
可结果呢?
我们拼尽全力,却好像养出了一个浑身是刺、内心又无比脆弱的小孩。
也许,问题不在孩子,而在我们爱的方式。
这篇文章,就是想和所有跟我一样爱孩子、也一样迷茫的爸妈们聊聊天。
咱们一起看看,下面这10个信号,是不是也在你家悄悄上演?
1. 一碰到困难就放弃
写作业遇到难题,画画画不好,就立刻撂挑子不干了。
他不是没能力,而是没养成“再试一次”的习惯。
说白了,就是他已经习惯了,一遇到困难,爸妈这个“超人”就会来救场。
久而久之,他连自己动脑筋的力气都懒得出了。
2. 不顺心就爱发火
一点小事不如意,比如玩具拼不好、或者你想让他关掉电视,他立马就哭闹、尖叫、甚至扔东西。
他不是天生脾气爆,而是他发现,只要发火,就能得到他想要的。
情绪成了他控制你的“武器”,而不是需要他自己学习管理的东西。
3. 想要啥必须马上有
“妈妈,我渴了!”
“爸爸,我要那个!”
他的需求必须立刻得到满足,一秒钟都不能等。
因为我们总是有求必应,他从没体验过“等待”是什么滋味。
这会让他以后很难有耐心去完成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
4. 啥事都不敢自己试
系鞋带、收拾书包、自己去跟别的小朋友打招呼……
这些事他总说“我不会”、“我不敢”,然后眼巴巴地看着你。
这不是他胆小,而是我们保护得太好了,没给他失败和学习的机会。
我们每一次的“我来帮你”,都在告诉他:“你不行”。
5. 从不觉得别人帮他多
你辛辛苦苦做的饭,他可能挑三拣四;
你帮他整理好的房间,他转头就弄乱。
他很少说“谢谢”,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原因很简单:
你给得太快、太多了。
他从来没机会体会“来之不易”是什么感觉,自然也就学不会珍惜。
6. 家里规矩当摆设
说好了九点睡觉,他总能找各种理由拖到十点。
说好了吃饭不玩手机,他总能偷偷带上桌。
孩子其实一直在试探你的底线在哪。
如果你的规矩时松时紧,他就会明白,这规矩嘛,闹一闹总是可以破例的。
7. 大事小事父母说了算
从穿什么衣服到上什么兴趣班,他总是“随便”、“你定吧”。
你以为他很乖,其实他已经放弃了思考。
你替他选了所有的路,也等于剥夺了他自己做选择的能力。
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未来怎么独立面对复杂的世界?
8. 一点批评都听不得
老师稍微说他两句,或者你指出他一个错误,他就立刻委屈得掉眼泪,或者干脆发脾气,觉得大家都在针对他。
当我们总是称赞孩子天赋,而非努力时,他就会害怕挑战和失败,因为那会显得他不聪明了。
他没学会在批评和建议中成长,只学会了活在赞美里。
9. 从不跟别人分享
他的东西就是他的,别人碰一下都不行。
和小伙伴玩,也总想让所有人都听他的。
“分享”和“合作”不是天生就会的。
如果我们没教他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他的世界里就会永远只有“我”。
10. 自己的事从不管好
房间乱得像“狗窝”,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写,生活一团糟。
别再抱怨他懒了,想想看,是不是我们总跟在他屁股后面收拾?
你做了本该他自己做的事,他自然就学不会对自己负责了。
别焦虑,从现在开始,换个方式爱他
发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父母,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但可以一直学习。
1. 别总当“救火队员”,试着做“陪练”。
孩子喊我不会的时候,蹲下来,搂着他说:
我看看,是卡在哪一步了?
我们一起想办法。
让他知道,你会陪他,但路要自己走。
2. 接纳他的情绪,但要管住他的行为。
他可以哭,可以不高兴,但不能扔东西、不能骂人。
告诉他: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这样做不对。
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好好聊聊。
3. 让孩子明白,“想要”和“得到”之间,隔着“努力”。
别再有求必应。
试着用约定代替满足:
如果你能坚持一周自己收拾玩具,周末我们就去游乐场。
让他用自己的行动,去换想要的东西。
写在最后
真正的爱,不是为他遮挡所有的风雨,而是教会他在风雨中奔跑。
有原则的温柔,有边界的关怀,才是能滋养孩子一生的礼物。
别怕承认自己“爱得过了头”,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而学会“怎么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请记住: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什么都替他搞定的父母,
而是一个能懂他、也愿意教他变得更好的引路人。
愿我们养出的孩子,
心里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