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最轻松的养孩子方式:学会以退为进,反向育儿让关系变得更舒服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听过三观很正的一段教育观:

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您是一个懂得满足又充实快乐的家长,那孩子就会有自我认同的自信心,如果您是一个能控制情绪责任感的家长,那孩子在你面前什么话都敢说,亲子之间自然也就不存在秘密和隐瞒

所以,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要求孩子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家长首先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在光的影响力下孩子自然就会追光而来了

有一个孩子,写给了自己母亲这样一封信:

妈妈、您是什么时候离开这里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对您的思念一点也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这么多年来,您辛苦了,一个人在外打工,您也有悲伤无助的时候,但让我感到悲伤和无助的,是在您需要温暖的时候我却不能亲亲抱抱您

其实,在您说要离开的时候我真的很想说:“我不想您去外地打工”,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一家人团聚更幸福的,我明白,我可以感性、但是不能不懂事,您的离开,我不能去阻拦,对于身处外地的您,我只能寄以思念,但请您相信,无论何时何地、每一分每一秒,哪怕生命结束,我也会深深的爱着您,因为您是我的亲人、我爱的母亲

爱您的儿子!

看完这样一封信,相信也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封信里的儿子之前可是一个叛逆到会动手打妈妈孩子

为什么呢?因为妈妈过度要求和严厉,激发了孩子身上的叛逆心理,当妈妈所有的“为你好”,换来的却是儿子厌恶和仇视心理时,妈妈能想到的就是放过自己、也放过儿子

于是,背上行囊离开孩子的,是不舍、是无奈、还有对儿子深深的期待和美好祝愿

也是经历了“有妈”、和“没妈”的前后差距吧,儿子渐渐地明白了妈妈好,也思念起妈妈曾经的严厉和管教

对此,孩子奶奶给出的说法是:

“就是贱,越是拼了命地管教的时候越是想尽办法逃跑,突然不管了,又眼巴巴地求着让人管你”

事实上,孩子并不是贱,而是属于安全感、和归属感缺失的心理需求,妈妈一放手不管了、孩子又想起妈妈好,也是属于“反向育儿”里的一种以退为进策略

比如,以下几种反向育儿方式,恰恰就体现了拿捏人性的养娃优势:

01

话要“反”着说

以退为进,孩子会跟你聊得更多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90后父母的反向带娃,用魔法打败魔法,就是专治孩子的各种不服”

事实上,反向育儿里的精髓,根本问题就在于让孩子保持足够的情绪稳定,然后才能保持成长清醒的理智思考、稳定输出

有一位妈妈就告诉我:

女儿幼儿园刚开始有作业的时候不想写,我也天天发脾气,天天催她、唠叨她,可效果越来越差后索性就装不会,刚放学回家我就缠着让她教我做题,我还跟她说“我没上过学,我也想学,你上学学了就回家教我,当我的小老师”

结果,女儿现在读大班了,每天放学回家的作业根本不用操心,虽然有段时间写作业有点拖拉,可当我一说“你凭什么写作业比我快,你不能写了,怎么比我写作业都快,我得快快的写要追上你,我要在你写完作业之前写完”后,女儿立马就来精神劲儿,立马开始埋头苦干作业了

每个周末的时候也是一样,星期五刚放学我就会说“你别写作业吧,星期六、星期天也能写啊,你凭什么一放学就把作业写完了,那不就只剩玩手机和看电视啦?不行,你不能写”,结果女儿就说:“不行,我偏要写,我今天必须要把作业写完,我一会儿就能写完了”

没想到,真的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孩子作业真的就高质量完成了

看吧,就是所谓的“反向”沟通,你想孩子回家后就积极写作业,那一定要从“主动写”的精神层面提供情绪价值

孩子懒,你就反着对他说:“不要写,凭什么你比我那么勤快,还那么努力,我都要追不上你了”

如此带着竞争意识的反向暗含手段,光是想一想,就能够有效激发孩子潜意识里不服输、和肯学主动学的上进欲望

02

建议要“引”着说

鼓励引导,装笨才是高级的智慧

有人说,和孩子讲话一定要更直白一些,才能简单易懂

比如,你想让孩子写作业,那就直接说“赶紧写作业去”,避免孩子有更多找借口、和反抗的机会

可事实上,和孩子沟通之所以能简单易懂的关键点,就在于说出去话是不是孩子所想所知的

认识一个妈妈,她每次和儿子沟通的时候都喜欢不懂装懂

怎么说呢

举个例子:

儿子问她“妈妈,我的牙膏牙杯去哪里了”

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很无语、很愤怒、甚至很想把孩子抽一顿地说:“你的东西自己不放好,现在来找我要吗”,甚至还有家长故意讽刺说:“在哪里?能在哪里,难道在我的手里吗”

可,例子中的妈妈呢,却恰恰相反,她不仅没有批评孩子,反而装傻充愣地反问儿子:“大概牙膏牙杯太调皮了,在和你玩捉迷藏吧,不过,卫生间就那么大的地方,咱们好好找找,肯定能找到的”

于是,儿子满怀信心地翻箱倒柜,最后居然在洗漱台置物架上发现了被忽略的牙膏牙杯

直到找到它们后,儿子还不忘挠挠头说:“这不是在眼前摆着吗?怎么会没发现呢”

妈妈又开玩笑说“因为我们都是小迷糊呀”

也是从那以后,男孩再也不随便乱丢东西了,特别是对于妈妈乱丢东西的行为,还像是一个操碎心的老妈一样,喋喋不休地唠叨着

看吧,孩子的优秀从来不是批评、或者要求出来的,而是从潜意识层面激发行动力

倘若孩子一出现问题就批评指责,那孩子的心理活动肯定就成了“我妈妈嫌我没用,不喜欢我了”的自卑情绪

而有了这种负面能量的心理活动后,孩子今后和家长能坦诚相待、亲密接触的几率,自然也会越来越低了

毕竟,人与人之间一旦产生了芥蒂和隔阂,那潜意识的疏远行为就会不知不觉产生了

03

把命令变成求助

父母退一步,孩子才有机会进一步

有人说:“教育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是孩子有孩子的成长、家长有家长的耐心等待,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时眼里没有手机,教育也是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自己…”

其实,在兰妈看来:教育也是认真让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都透露着闪闪发光的色彩魅力,特别是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家长学会退一步,孩子才能有机会上进一步

记得有位妈妈回忆儿子的成长经历时,就说了这样一番感人至深的话:

“我儿子今年考研上岸了,回顾过去的22年,我和儿子每天的相处里,也只是在吃穿用度上费了心,剩余的所有几乎都是他自己去选择,中考报高中学校,自己选,高考报大学志愿,自己选,我都没翻过报志愿的书”

“所以呀,孩子的人生真的就该由他们自己去选,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只陪伴、不干预、也不指责”

对此,也有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如果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那孩子不是会更加放肆,越长大越接近养废了吗

事实上,反向育儿里的以退为进,并不是提倡大家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把管教的方式换成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慢慢长大和慢慢独立:

•比如,孩子做决定的时候不干涉批评,而是站在身后默默支持,哪怕孩子失败了,也是说着暖心体贴的话,帮助孩子再次站起来

•又或者,你希望孩子干什么,那就把这份期待变成对孩子的求助,如果是学习,那就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以前想读书,可是没钱上学,但现在咱们家有了现成的小老师,以后你在学校学会了知识,回家了记得再教给我们哦”

如此,当父母不是那么优秀和强势时,孩子内心的需求感爆棚,保护欲、甚至求学欲都会有着前所未有的提升

就像你若有了需要守护的东西,那就会费尽心思去小心保护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有了“小老师”的责任心之后,身上的担当意识自然就会变强,从此也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努力上进

毕竟,也只有自己先足够优秀了,才能有资格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老师呀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最轻松的养孩子方式:学会以退为进,反向育儿让关系变得更舒服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