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在凌晨两三点,看着怀里哭闹的小宝贝,既心疼又无奈?明明刚喂过奶、换过尿布,可小家伙就是不肯睡。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时,连同事都忍不住问:“昨晚又没睡好啊?”
别担心,今天苗苗就来跟你们聊聊这个让无数新手爸妈“闻风丧胆”的话题——宝宝夜醒。
▍0~1个月
新生儿期的昼夜颠倒
宝爸宝妈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别人家月子里的宝宝都在睡,我家这个晚上像打了鸡血?”
夜醒原因
新生儿的胃只有樱桃大小,每2~3小时就要喂一次。他们根本分不清白天黑夜,所谓的“夜醒”其实是生存必需。
应对方法
✔ 按需喂养,不要刻意延迟夜间喂奶
✔ 白天拉开窗帘,晚上用小夜灯,帮宝宝认识昼夜
✔ 试试襁褓包裹,模拟子宫环境,增加宝宝安全感
✔ 和宝宝同步睡眠,抓住每一个补觉机会
▍1~3个月
一惊一乍的睡眠期
宝爸宝妈的真实写照
“宝宝终于能睡3~4个小时了,可为什么总是扭来扭去、哼哼唧唧的?”
夜醒原因
宝宝开始有轻微昼夜节律,虽然睡眠时间延长,但肠胀气、惊跳反射等问题会突然打断睡眠。
这个阶段最让人崩溃的是: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不会被哭声惊醒。
应对方法
✔ 建立简单的睡前程序:洗澡-抚触-喂奶-轻拍
✔ 白天多做排气操和俯卧练习
✔ 对于惊跳反射明显的宝宝,可继续使用襁褓
✔ 学会区分深浅睡眠,小声哼唧时先观察,不要立即干预
温馨提示
不要宝宝一哼唧就马上抱起来,有的时候只是睡眠中的小动作,你的过度反应反而会彻底唤醒TA。
还有很多家长在这个阶段一不小心养成了抱睡习惯,也要特别注意哦!
▍4~6个月
传说中的睡眠倒退期
宝爸宝妈的真实写照
“之前都能睡5个小时了,怎么突然又变回2小时一醒?”
夜醒原因
睡眠模式向成人转变,加上出牙不适、学会翻身等大运动发展,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应对方法
✔ 出牙期给宝宝尝试冷藏牙胶,必要时咨询医生
✔ 白天让宝宝充分练习翻身等新技能,消耗能量
✔ 当宝宝夜醒时先等待几分钟(第1天2分钟,第2天3分钟,逐步增加),很多情况下宝宝会自己重新入睡
✔ 调整作息,避免白天小睡时间过长影响夜间睡眠
▍7~9个月
分离焦虑来袭
宝爸宝妈的真实写照
“半夜突然坐起来盯着我看,吓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夜醒原因
宝宝开始理解“物体恒存”概念,会半夜“查岗”确认妈妈没有消失。辅食添加不当也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应对方法
✔ 白天多玩躲猫猫游戏,让宝宝明白“看不见≠消失”
✔ 睡前充分满足亲密需求,但要在宝宝清醒时放回小床,给足安全感
✔ 记录日常饮食,排查过敏或不耐受食物
▍10~12个月
活力充沛的“小夜猫”
宝爸宝妈的真实写照
“明明困得直揉眼睛,可一放到床上就站起来扶着栏杆冲我笑……我该哭还是该笑?”
夜醒原因
大运动技能突飞猛进(站立、扶走),大脑处于高速发展期,容易过度兴奋。
应对方法
✔ 白天充分活动,但在睡前2小时一定要安静下来
✔ 如果宝宝站起来,平静地帮TA躺下,避免让宝宝误以为这是游戏
✔ 检查睡眠环境是否舒适,可引入安抚巾或玩偶作为“睡眠伙伴”
温馨提示
因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在1岁左右仍会夜醒1~2次,这也是正常现象,妈妈们不必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