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3个孩子的妈妈含泪总结:良好家庭教育,关键在教会孩子这6件事,影响孩子一生走向!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一边盼着孩子飞得高,一边又怕线断了再也收不回来……”

深夜11点,我抱着老三在客厅踱步,老二作业摊一桌,老大房门“砰”地一声反锁。

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养大三个娃,不是把人喂饱就行,而是把一颗心种进另一颗心。

我曾踩过的坑,请爸爸妈妈们别再掉进去

1. 用吼叫代替对话

老二一年级写“3”老拐弯,我一嗓子下去,本子撕了、娃哭了、我心疼了。

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说:“孩子被吼时,大脑进入战逃状态,负责学习的区域直接断网。” 原来我把“教会”变成了“教废”。

2. 用比较代替欣赏

“你看姐姐多自觉”这句话,我说了无数遍。直到某天老大回我:“那你去当姐姐妈妈好了!” 那一刻,我懂了:比较是偷走孩子自信的贼,而我亲手递了钥匙。

3. 用包办代替放手

老三两岁半想自己剥鸡蛋,我嫌慢抢过来。结果4岁了,他一见蛋壳就喊“妈妈来”。教育家蒙台梭利早提醒过:“每一次帮忙,都在告诉孩子‘你不行’。”

含泪总结的6颗种子,请现在种

1. 先问情绪,再谈事情

我学了一招:蹲下来,说一句“你看起来很难过/生气,要不要抱抱?” 神奇的是,老大从锁门到开门,只需要一个拥抱的时间。情绪被接住,道理才能被听见。

2. 把“快点”改成“我在等你”

以前催老二刷牙,我喊破嗓子。后来换成:“妈妈数到20,看看你能不能刷出小星星?” 游戏力一上线,娃一路小跑。原来不是孩子慢,是我把时钟绑在了他脚上。

3. 每天5分钟“专属时光”

关掉手机,只陪一个孩子。老三拼乐高,我负责递零件;老大讲八卦,我负责“哇哦”。这5分钟像充电,孩子电量满格,一整天不炸毛。

4. 让错误变成“经验包”

老二打翻牛奶,我深呼吸:“呀,地板想喝牛奶了?我们一起请它吐出来?” 抹布递给他,边擦边笑:“下次拿杯子走慢三步,它就不会滑倒啦!” 孩子不怕犯错,怕的是犯错后没人并肩。

5. 用“我信息”代替“你指责”

“你又乱扔书包!”改成“我看到书包躺在门口,担心它被踩坏,也怕你被绊倒。” 把矛头从孩子转到事情本身,不攻击人格,只描述影响和感受。

6.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周末出行,我列三个选项:图书馆、骑行、野餐。老大选骑行,全程负责查路线、带水。回来时他眼睛亮晶晶:“妈妈,原来我能带全家玩!” 自主感,才是内驱力的发动机。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老三最近总爱问:“妈妈,你爱我吗?” 我答:“爱,而且你不需要变得更好,也值得这份爱。” 说完他安心睡去,我却在灯下泪目。

想起纪伯伦那句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我们能给的,不是塑造一个“完美小孩”,而是陪他长出应对世界的铠甲与软肋。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今天种下的6颗种子——情绪接纳、游戏沟通、专属陪伴、错误复盘、非暴力表达、自主授权——会陪孩子走过青春期风暴,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别急,我们一起慢慢来。毕竟,养娃这条路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起打怪升级的我们。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3个孩子的妈妈含泪总结:良好家庭教育,关键在教会孩子这6件事,影响孩子一生走向!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