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后悔现在才知道:千万不要这样爱你的孩子,除非你想养逆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扎心的话题——我们以为的爱,可能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

上周在小区看到一幕让我心疼不已: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因为妈妈没给他买玩具,当众对妈妈拳打脚踢,而那位妈妈竟然还在低声下气地哄着:”宝贝别生气,妈妈明天就给你买…”

这一幕让我想起教育家卢梭说过的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我们这一代父母,小时候吃了太多苦,现在条件好了,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捧给孩子。

却忽视了一点:过度的爱不是蜜糖,而是毒药啊!

我们以为是“爱”,孩子却感受到“控制”;

我们以为是“为他好”,孩子却体会到“窒息”。

我们永远要记住:

错误的爱,不但不会让孩子幸福,反而在一步步毁掉他的人格。

如果你还在用这种方式“爱”孩子,真的,就别怪他越大越叛逆,甚至最后“恨你入骨”。

第一种”毒爱”:有求必应,把孩子养成”小皇帝”

Don’t be ashamed

很多父母可能没意识到,孩子是通过被拒绝来学习面对挫折的。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那些从小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为他们习惯了”心想事成”,一旦遇到不如意,心理防线就会崩溃。

建议:

1.设立明确的规则

2.教会孩子等待

3.用陪伴代替物质

第二种”毒爱”:包办代替,把孩子养成”巨婴”

Don’t be ashamed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父母: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初中生了,还不允许进厨房?一个高中生,出远门还要爸妈一路跟着?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你越舍不得让孩子吃苦,现实就越舍得修理他。

我们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剥夺他成长的机会!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智慧来自动作。”当孩子自己动手时,他的大脑在飞速发展。

我们包办代替,等于切断了孩子学习生存技能的最佳途径。

想想看,一个连袜子都不会洗的孩子,将来怎么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

很多逆子,不是因为叛逆,而是从来没被逼着“独立”。

从小被照顾太周全,他们习惯被伺候;

从来没动过脑,他们不懂怎么承担;

长到十八岁,生活能力为零,抗挫能力为负,一点困难就崩溃。

这不是你宠的有多用心,

而是你不敢放手,剪掉了孩子展翅的机会。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没有错,

但别忘了:你不是围栏,而是他飞出去的跑道。

第三种”毒爱”:过度保护,把孩子养成”温室花朵”

Don’t be ashamed

邻居家的小女孩今年上小学了,可她妈妈从不让她参加任何户外活动,理由是”太危险”。

结果这孩子现在特别胆小,连滑梯都不敢玩。

过度保护就像给孩子建造了一个无菌室,等他不得不面对真实世界时,会病得更重。

孩子在跌倒中学会平衡,在冲突中学会社交,在失败中学会坚持。

我们把所有”危险”都清除掉,等于剥夺了孩子发展免疫力的机会。

第四种”毒爱”:将孩子当成人生救命稻草

Don’t be ashamed

很多父母,把对自己人生的遗憾,都押在了孩子身上:

“我没考上大学,你一定要考。”

“我这一生辛苦,你得争气光宗耀祖。”

到最后,孩子不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而活,而是在拿命填你未完成的梦。

可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孩子越努力,越没有安全感;孩子越听话,越觉得失去自己;

你把孩子当希望,他却活成了你的影子;你让他背负光荣,他心里却从未轻松。

把孩子当成“延续自己”的工具,是很多家庭悲剧的根源。

不要错把“窒息”当温暖,别把“掌控”当教育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沉默的暴力”,意思是:不用打骂,也能缓慢毁掉一个人。

我以为我爱的方式很好,可那种过度介入、过度保护、过度奉献,

在孩子眼里,只是沉重的压力,甚至是一种“操控”。

如果不改变,哪怕我爱得再深,孩子也只会觉得:你烦、你啰嗦、你绑架。

真正的爱不是枷锁,而是翅膀;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今天分享的这些”毒爱”方式,萌娃妈妈自己也曾中招过,但我们都在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不是吗?

最后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让我们用智慧的爱,点燃孩子生命的热情,而不是用错误的方式浇灭他们的光芒。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后悔现在才知道:千万不要这样爱你的孩子,除非你想养逆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