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如果你看到孩子身上都是毛病,真正的原因不是你吹毛求疵,也不是孩子真的一无是处,而是朝夕相处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隔壁家的小孩钢琴十级,同事刚在朋友圈晒女儿得了演讲比赛一等奖,自己家的孩子做个作业吼到嗓子冒烟,房间乱七八糟,见到熟人也只是蚊子声音的打了个招呼。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看见孩子熟睡的样子,做父母的又不禁想,他这不行,那不行,以后怎么在社会立足?

也许这一切的的根源不是你要求有多高,也不是孩子有多差,而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为什么你眼中的孩子缺点那么多?

1. 缺点在眼皮子底下疯狂生长

没错!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要搅黄两个热恋的人,只需要让他们朝夕相处。

真住在一起,他们就会自觉发现:他袜子臭烘烘不喜欢洗澡,她出个门要先化妆半小时。那些滤镜碎得比薯片还响,最后相看两厌—— 原来爱情这碗麻辣烫,煮太久会糊锅。

同理,孩子毛病多,还不是天天不得不和父母在同一屋檐下。于是,他成了24 小时营业的 “缺点便利店”。

早上把袜子穿反,写作业时橡皮擦成“雪灾现场”,吃饭饭粒粘到后脑勺。更要命的是天天给你带来新创意,且每个细节都在家长眼皮子底下循环播放。

你不得不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可以早早完成作业,到小区里边溜达边背诵古诗三百首。直到他奶奶气呼呼地说,昨晚她家淘气包把墨水泼了一沙发……

这就像老辈人说的“隔锅饭香”,自家灶台边的油烟味闻久了嫌呛,却看不见别人家厨房藏着的蟑螂。

距离一拉开,缺点自动开启“隐身模式”,优点却开了 “美颜滤镜”,闹得家长总觉得自家娃是 “缺点批发商”。

距离产生美,这话不是调侃,而是普世真理。

2. 坏事记三年,好事记三天

你信不信,大脑会着重记住自己难受,愤怒的时刻,跟个跑偏的监控似的,专拍孩子的“黑历史”。

孩子主动洗五次碗,你早忘到爪哇国了,可他打破一个碗,你能记到他娶媳妇那天。

神经学家说这叫“负面偏差”,大脑对坏事的敏感度是好事的三倍。

怎么说呢,这有点像记仇丈夫没记住自己生日一样,一次记不住,终身都被念叨。

我一表姐,儿子考了九次满分她没发朋友圈,就因为一次掉了五名,她在家族群里絮叨了三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分明是给大脑装了个“缺点追踪雷达”,优点刚冒头就被自动屏蔽了。

3. 比较心是把“杀猪刀”

是的,父母会不自觉地拿孩子比来比去,砍没了自家娃的闪光点。

一旦有了孩子,父母人骨子里都藏着个“别人家孩子委员会”,一看见隔壁娃奥数拿奖,自家孩子算错乘法就感叹孩子是个“数学盲”。

这事儿跟逛服装店一个道理,看见别人穿旗袍显瘦,就嫌自己闺女穿T 恤像麻袋,却忘了孩子天生是块穿运动服的料。

比较这把刀,杀人于无形,它专砍自家孩子的优点,砍得家长心里全是“别人家孩子” 的影子,独独没了自家孩子的模样。

如何破局?

1. 扔掉“完美剧本”,接受真实的 “瑕疵版”。

总有些家长盯着电视节目里“三岁读史记”的剧本养娃,恨不得把孩子塞进流水线当 “牛娃” 量产。

可现实里哪有那么多天生的 “神童”?那些 “牛娃” 不过是凤毛麟角,就像高考里能上顶尖大学的永远是前 10%。

不信,你试试教孩子拼音!

孩子学新知识太有趣了,现实中,他们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有个孩子每次都把“apple” 念成 “阿婆” ,还咯咯笑。

你是不是突然间觉得,自家小子也没那么招人烦了?!

2. 缺点翻个面,可能就是隐藏技能。

小区里的李奶奶孙女活泼可爱,而且嘴巴特甜。

有一次说到吃饭这事,奶奶笑呵呵的说“我孙女吃饭慢,可细嚼慢咽不得胃病,这福气别的娃还没呢!”

我天灵盖好像遭到一劈,困扰许久的吃饭问题就这么开窍了。多好的奶奶,多幸福的小孙女。

凡事皆有两面,你眼中的“缺憾”,或许是上天的另一种馈赠。

我一朋友被儿子整得直跺脚,常常说要把他扔进垃圾桶。她那个儿子上蹿下跳,没有坐得住的时候,而且特别喜欢拆玩具。

后来她送儿子去学机器人编程,歪打正着。那孩子组装遥控车无师自通,学编一点就悟。

3. 养个孩子就权当打怪升级。

不如换一种方法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父母与其焦虑孩子“总磨蹭”, 不如说 “比上周快了 3 分钟”。这就像游戏里打怪升级,看得见血条涨才有意思。

有时候烦恼来源于各种对照。网上那些“育儿时刻表” 就像快餐店菜单,看着诱人,未必合自家娃的胃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有的孩子先会走路,有的孩子先会说话。

我一同事把女儿写作业的时间记在黑板上,每天贴颗星星,结果孩子为了多拿星,主动研究“如何快速收拾书包”。

这招跟菜市场买菜称重一个理,厉害的老板从不报“八两” ,他会说 “再添俩毛豆凑整”。孩子听得见进步,才愿意跟着你 “凑整”。

聪明的父母会换着方法拿捏孩子,把批评换成“进度条播报”就是其中一种。试试看,你会发现孩子整天乐哈哈,眼里的都是光。

初为父母时,我们总想修正孩子;后来才明白,搞好亲子关系才是通关的秘籍。

父母首先要修炼的是心平气和干大事,少一点阿Q精神,就会把自己卷入内耗的漩涡。

青铜时期总想着给娃打鸡血,后来才发现王者都是给自己打鸡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越看越顺眼。

那不全是孩子变了,而是千锤百炼后,你深刻地理解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接纳和引导我们的小宝贝才是正路。

从此,你会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孩子,会带着满满的爱去成全孩子,当然也是成全自己。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如果你看到孩子身上都是毛病,真正的原因不是你吹毛求疵,也不是孩子真的一无是处,而是朝夕相处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