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不打孩子” 很难吗?90% 的家长都误解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家有一个5岁半的男孩,这大家都知道。我也有无数个瞬间气血上涌时候:刚收拾好的绘本又被他撒得满地都是,给他准备的洗脚水弄的满客厅都是,在地铁里他突然跑的看不到人,他甚至在不开心时说出 “不喜欢妈妈了” 这样的话。

有一次,爸爸刚买了一个相机的镜头,他很好奇非要拿着玩,手没拿稳摔到了地上镜头上出现了很多划痕,我情急之下狠狠的拍了一下他的小手。瞬间他就委屈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当时我心里的愧疚比他的委屈更浓烈。我就想这一巴掌,究竟是为了让他长记性,还是我自己的情绪失控?

记得在这个暑假参加亲子活动时,看到一个抱紧自己双腿的小男孩坐在角落里。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枪玩具被爸爸打了,听他爸爸说“孩子现在越来越叛逆,动不动就摔东西”。

有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如果经常被打骂,更容易出现暴力、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被打骂的孩子,他们要么从打骂者那里学习用攻击来保护自己,要么就是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就像我儿子那次被拍打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很小心的看我们大人的脸色做事。他那种对任何事都自卑的样子让我感觉很后怕:如果我总是用“打孩子”来解决问题,会不会让他觉得“妈妈是不爱我的,妈妈只爱我好的时候”呢?

那有的时候,孩子犯的错真的只有用打才能解决,不打就解决不了吗?其实,孩子很多时候的犯错,恰恰是他成长的信号,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爱和耐心去回应,而不是用打来回应解决。

上个月,有一次我太累了,就让儿子帮我倒杯水喝。他在端水杯往我面前走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沙发边,手里的水杯没拿稳就摔到了地上,水洒了一地。他当时吓得愣在原地委屈的看着我,我走过去先检查他有没有受伤,然后和他一起把地上的水擦干净。“你看水擦干净就好了,下次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路”“好,我以后会注意的。”

其实孩子的很多犯错都是无心之失,比如打翻碗筷、弄丢玩具,弄酒水杯等等,这是他们探索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用打骂来回应教育他们,只会让他们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去勇于尝试新事物,也就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及乐趣。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对打孩子。在碰到做人原则和道德底线的问题时,适当的打孩子,能让孩子更深刻地记住教训。

有一次在奶奶家,中午吃完饭,奶奶要休息了。也提前说要关掉电观,但儿子就是不关掉,然后奶奶就自己关掉了动画片。他就对着奶奶大喊:“你是个坏奶奶,我不喜欢奶奶!” 我当时非常严肃的把他拉到身边,打了一下他的屁股,并告诉他:“你回来这么多天,奶奶每天帮你做你爱吃的饭菜,带你出去玩,你不能这样说奶奶。这是不尊重奶奶的行为,是不可以的。”打完后我抱着他,然后耐心的解释奶奶的辛苦,他后来也主动和奶奶说了对不起。

其实5 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简单的是非观念。他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当他出现骂长辈、嘲笑同学、说谎,不注意自身安全等行为时,妈妈的温和的劝说可能不能有很好的警醒效果。那这时候适度的打孩子,是为了让他更深的记住不可以做的事。

我相信每个爸爸妈妈在打孩子时,心里肯定比孩子更难受。而打孩子只是关键时刻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不要让它成为习惯。所以打完后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妈妈为什么打你?”“你哪里做错了”而且还要告诉他“不管怎样,妈妈都爱你”。我有次打了儿子后,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沟通,我们互相了自己的感受、做法,听到他说 “妈妈刚才大声说话我不喜欢”,那一刻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被打服,而是能被理解。

真正的教育孩子,不是把孩子的各种不好的棱角打磨掉,而是让他在我们的爱中滋养长大。打孩子只能让他当下听话,不能保证他以后不会继续犯错。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能用打孩子来代替沟通,也不能放任错误错误不管教。而是应该在每一次冲突中,我们要控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最后,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能在育儿的路上,给孩子少一点的巴掌,多给予一些理解,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在爱里慢慢长大。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不打孩子” 很难吗?90% 的家长都误解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