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4个部位是孩子“生命线”,家长再生气也别打,冲动过后是后悔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都说“孩子静悄悄,一定在作妖”,我家三岁的闺女,就是这句话最生动的代言人。

今天早上,家里安静了不到五分钟,我就觉得不对劲。冲到客厅一看,差点背过气去——她正蹲在地上,对着满地晶莹的液体和瓷片尝试着用手画圈圈。旁边倒着的,是她爸珍藏的那瓶茅台,酒香弥漫了整个屋子。

那一刻,血“嗡”的一下全涌到了头顶。我冲过去,声音都在抖:“你在干什么!”她被我吓得一哆嗦,抬起头,大眼睛里全是茫然,却还带着点炫耀地说:“妈妈,我在水里捞鱼呢!”

我不知觉地扬起了手,那个瞬间,理智几乎被怒火烧光。但就在要落下的前一秒,我猛地停住了。因为我突然想起一位做儿科医生的朋友严肃地说过:

孩子的身体,有四个“高压线”,再生气也不能碰。

那一巴掌的代价,我们永远都输不起。

【01】后脑勺:呼吸的“总开关”,一巴掌可能定生死

很多家长觉得后脑勺外有骨头保护,打一下没关系。这是天大的误区!

后脑勺深处,藏着维持我们生命最基本的“司令部”——脑干。它负责心跳、呼吸和血压,是人体绝对的“生命中枢”。

孩子颅骨薄,颈部肌肉弱。你以为只是拍一下,但外力震荡传到脑干,轻则可能导致孩子瞬间头晕、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引发呼吸心跳暂停。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闻里曾有案例,家长失手一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地方,碰不得。任何惩罚,都不值得用孩子的生命去冒险。

【02】太阳穴:头骨的“薄弱区”,一击可能毁终生

太阳穴,是整个头骨最薄、最脆弱的地方,厚度就像鸡蛋壳。它的下方,是大脑中最重要的血管之一:脑膜中动脉,以及丰富的神经。

这个位置一旦受到击打,轻则导致剧烈头痛、眼冒金星。

如果力度稍大,极易造成颅骨骨折,进而撕裂血管,导致颅内大出血,危及生命。即使侥幸没有生命危险,也可能损伤视神经,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模糊或重影。

你一瞬间的失控,换来的可能是孩子一辈子模糊的世界。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

【03】耳朵:听力的“感应器”,一拧可能致耳聋“我说话你听不见吗!”哎,气急之下,我爸小时候就会拧我和我弟弟的耳朵或扇耳光。但你知道耳朵有多娇贵吗?耳朵里的鼓膜,薄得像一层蝉翼。拧耳朵的暴力,或巴掌扇过去带来的高气压,都足以让这层鼓膜穿孔。鼓膜穿孔的后果是什么?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如果损伤严重或继发感染,听力丧失可能是永久性的。到时候,他不是不听你话,而是真的听不清了。别让一次冲动,成了切断孩子与世界美妙声音连接的那只手。

【04】腹部:脏器的“聚集地”,一拳可能伤内脏有时候孩子乱跑,家长追上去,气得朝孩子屁股或后背来一下。但如果失手,或者孩子一转身,很容易就打到柔软的腹部。孩子的腹部肌肉薄弱,对内脏的保护能力差。腹部藏着肝、脾、胰、肾等重要器官,尤其是脾脏,质地脆得像豆腐,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极易发生破裂出血。这种内伤一开始可能症状不明显,但一旦发生大出血,病情会迅速恶化,非常危险。表面看不出伤痕的“内伤”,才是最致命、最让人追悔莫及的。情绪上来时,我们该怎么办?那天,我看着女儿惊恐的眼神,最终那个巴掌落在了自己的大腿上。我抱起她,离开了“案发现场”。我告诉自己: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1,按下暂停键,立刻离开现场。去厨房喝口水,或者去阳台深呼吸10秒钟。短暂的离开,不是纵容,是给失控的情绪降温。2,找个替代品宣泄。捶枕头、撕废纸,让身体的冲动有一个安全的出口。3,抱抱孩子,也抱抱自己。等双方都冷静后,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告诉自己,能控制住本能冲动的父母,已经是英雄。

写在最后:

育儿先育己,养育孩子本就是一场修行。

比起 “让孩子听话”,更重要的是保护好他们的身体和心灵。

我们真的无法保证孩子永远不闯祸,但我们可以选择,在风暴来临的时刻,做那个稳住船舱的大人。

真正的爱,不在于从未生气,而在于生气时依然能守住底线。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4个部位是孩子“生命线”,家长再生气也别打,冲动过后是后悔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