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当妈12年才懂,这10个育儿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当了妈妈之后,我们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可有时候越用力,孩子越叛逆,自己也越焦虑。

当妈12年,我才慢慢明白,原来很多我们以为对的育儿方式,其实都走了弯路。

原来这些才是真正的育儿真相,以下10个藏在日常生活里的育儿真相,看看哪一条戳中了你?

1、亲子关系大于一切,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

很多父母总觉得,养孩子就得立规矩、教道理,只要孩子听话懂事就行。

可后来你会发现,要是孩子跟你的关系不好,你说的话他根本是听不进去的,再正确的道理也像耳旁风。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奶奶,她忙着工作,很少管教孩子,慢慢的她发现孩子跟她不亲了,所以,她特别受伤。

在小学时,孩子小一点还好管教,但是到了初中,她发现孩子特别的叛逆难管教,跟妈妈总是对着干。

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

所以,要先跟孩子处好关系,他信任你、喜欢你,之后你说的话、教的事,他才愿意听、愿意学。

关系好一切都好,关系不好一切都是问题。

2、讲道理是下策,谈感受是上策

你怎么又不听话?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能这样做

这些话是不是经常挂在嘴边?

可每次说完,孩子要么哭要么闹,根本不明白你为啥生气。

有次我家妹妹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我刚想发火,突然想起先问她:“是不是玩累了,不想收拾呀?” 结果孩子说:“妈妈,这个玩具我拼不好,有点生气。” 原来她不是故意捣乱,只是心里不舒服。

后来我跟她说:“拼不好确实会难过,不过咱们可以一起收拾好,再慢慢拼,好不好?” 妹妹立马就点头了。

其实孩子小,听不懂大道理,但能感受到你的态度。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跟她聊一聊具体的解决方法,比只讲道理管用多了。

3、孩子自信心的源泉于妈妈的欣赏和认可

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在学校总被同学嘲笑画画不好看,回家就哭着跟妈妈说不想画了。

妈妈没说 “别人说丑就别画了”,而是拿出孩子的画说:“在妈妈眼里,你画的小太阳特别亮,比老师画的还好看呢!”

后来这个小孩一直坚持画画,长大后真成了设计师。

孩子自信心的源泉来自于: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认可欣赏自己,但在妈妈心目中,自己还是那个最棒的小孩。

只要妈妈始终觉得她最棒,她就有勇气面对所有困难,自信心就是这么一点点攒起来的。

4、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很多妈妈有了孩子后,辞掉在家做起了全职妈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爱好,整天围着孩子转,还总说 “妈妈都是为了你”。

可你知道吗?

要是你自己过得不开心,整天愁眉苦脸,孩子也会跟着不开心。

不管是出去上班,还是在家全职带孩子,我们都要做好你目前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业和家庭都能平衡的很好。

全职带娃这6年,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妈妈不可能完全平衡好事业和家庭,没办法平衡,只有取舍。

每天积极正能量,陪伴孩子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爸爸妈妈牺牲自己,而是看到爸爸妈妈积极生活的样子,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妈妈活出自己的丰盛和喜悦,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5、童年亏欠孩子的东西,孩子会在成年后都以报复性的方式补偿自己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

要是孩子童年缺爱、缺陪伴,长大后会拼命想补回来。

就像有的大人,小时候家里穷,没吃过多少零食,长大后就疯狂买零食吃,哪怕吃不完过期也舍不得扔;

还有人小时候总被爸妈忽视,长大后就特别渴望别人的关注,哪怕遇到错的人也不愿意放手。

童年就像一块拼图,少了哪一块,长大后都会想方设法找回来,有时候甚至会用极端的方式补偿自己。

所以别总说 “等以后再陪孩子”了,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6、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很多人有了孩子后,就把重心全放孩子身上,跟老公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经常吵架。

夫妻关系才是家里的 “定海神针”。

父母总吵架,孩子会特别没有安全感,总认为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自卑,不值得的心理。

我朋友家就是这样,她跟老公经常因为小事吵,我记得以前她家孩子特别活泼,现在妈妈说有点胆小。

后来他们意识到问题,开始互相包容理解,经常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孩子慢慢又开朗起来了。

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氛围不是有多少钱,而是爸爸妈妈相爱,家里充满笑声。

7、高质量的陪伴,远胜于低质量的长时间守着

很多家长觉得,只要每天陪着孩子就行,哪怕一边看手机一边陪娃,或者把孩子放身边自己玩。

可这种 “守着” 根本不是陪伴。

有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妈妈陪孩子玩滑梯,全程拿着手机回复消息,孩子喊她 “妈妈你看我”,她也只是敷衍地 “嗯” 一声,孩子玩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

相反,一个爸爸放下手机,跟孩子一起搭积木玩,沉浸式陪伴孩子玩10分钟,孩子都特别开心,认为爸爸是最好的。

其实孩子要的不是你陪他多久,而是你陪他的时候,眼里只有他,跟他一起疯、一起玩,全身心的陪伴,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的高质量陪伴,也比一整天心不在焉的陪伴强太多。

8、爱是希望是勇气,不应该是负担

“妈妈为了你,放弃了工作”

“要不是因为你,妈妈早就去旅游了“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家长觉得这样说能让孩子懂事,可实际上,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负担,甚至会产生愧疚感。

有个孩子跟我说,他特别怕妈妈不开心,因为妈妈总说为了他放弃了很多,他觉得自己要是做得不好,就对不起妈妈。

与其跟孩子说:妈妈为了你放弃了一切,不如跟孩子说:妈妈因为你获得了无比的勇气,活出了更好的自己。

爱不是牺牲,而是因为有了彼此,都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9、完美的父母并不存在, 足够好就已足够

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即使我们会更孩子发脾气,但孩子永远还是爱我们的。

其实孩子原比我们想象中包容,他们不需要爸妈无所不能,只要你用心爱他,偶尔犯点错也没关系。

别总逼自己做完美父母,累了就休息,错了就道歉,“足够好” 的爸妈,已经是孩子眼中最好的爸妈了。

10、把孩子当小大人看,既要宽容也要尊重

很多家长要么把孩子当 “小屁孩”,觉得他什么都不懂,糊弄两句就行;要么就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一点错都不能犯。

把孩子当 “小大人”,不是让你对她苛刻,而是让你平等地对待她,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独立和尊重。

是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宽容不苛责,允许他们犯错;又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不糊弄他们。

育儿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育儿的路上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都会犯错,都会迷茫,但只要我们愿意学习、愿意改变自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成长型的父母,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当妈12年才懂,这10个育儿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