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家庭教育只做4件事,父母不必累趴下!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家庭教育只做4件事,父母不必累趴下!

各位家长,是不是经常有人跟你说:做父母太难了,家庭教育太复杂了?

我们心里也委屈:我们又不是专职父母,还要工作、养家、应付生活的一地鸡毛,哪能把所有心思和时间都花在教育孩子上?

这话一点没错。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我们没法只专心做这一件事。那该怎么办?

其实,答案很简单。家庭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做好四件事。 只要你把这四件事做好了,就能化解大部分的焦虑和疲惫。

第一件事:替孩子做

孩子刚出生时,如果我们不管,他根本活不下来。这和动物世界非常不同——小动物一生下来往往就能自己挣扎着站立、生存。

而人类的婴儿,你一岁前不理他,他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们必须替他做些什么,这是爱与责任的开端。

但要注意,如果你老是替他做,他就永远学不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得挺大了,却什么都不会,因为父母的包办,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第二件事:教孩子做

既然不能一直替他做,那下一步自然就是教他做。

你替他做到一定程度,就要开始放手,耐心地教他自己做。从吃饭穿衣到整理玩具,让他慢慢学会自理。

切记:没有哪个孩子是教一遍就能会的天才。 如果因为他学得慢就斥责他,只会让他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干脆不学了。

第三件事:陪孩子做

有时候,孩子不需要你替他,也不需要你教他,他只需要你陪着他。

比如,他一个人在专心玩积木,你如果在旁边指手画脚——“这个不行,那个不对”——他很可能恼火地说:“我不玩了!”

陪伴不是干预。 你不需要做太多,就在旁边陪着,让他感受到你的存在和支持,他自己就会在探索中学习。

第四件事:让孩子做

孩子不可能百分之百听你的。如果他事事都依你,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奴才”。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样吗?肯定不想。所以,在一些事情上,要让他自己做主,这才是培养一个独立人格的关键。

核心秘诀:把孩子当“人”看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因为我发现,有太多父母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小孩子懂什么?”——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孩子一生下来,他就是一个人了!只是他的表达方式和我们成人不同。

他会哭,那是他生存的武器,是他表达需求的方式。 他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吸引你的注意,甚至可以说,他是在学习如何与你“沟通”。

当我们替孩子做事时,比如换尿布,请不要机械地完成任务。你可以跟他聊聊天:“尿片湿了不舒服吧?妈妈/爸爸帮你换掉哦。”

他虽然不会回答,但他什么都懂。你的温柔互动,会刺激他的大脑发育,让他变得更聪明、更灵活。同样花时间,效果天差地别。

难在哪里?把握好“四个度”

做父母的难,就难在如何把握这四件事的“度”。这需要你用心去观察和拿捏,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替他做的“度”:做太多,他无法独立,依赖性强;做太少,他无法生存。

教他做的“度”:教太快,他学不会,有挫败感;教太慢,他发展滞后。

陪他的“度”:人在心不在,是无效陪伴;全心全意,他才能感受到安全与爱。

让他的“度”:让太多,是溺爱,会宠坏;让太少,是控制,会扼杀他的自主和创造力。

家庭教育是需要阶段性调整的。 一岁前,主要你替他做;三岁了,要教他基本自理,为上幼儿园做准备;六岁了,要培养更多能力,以适应小学生活。

我们提倡的“提前教育”,是提前养成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而不是提前去学英语、拉小提琴。让孩子拥有一个爬行、玩泥巴、无忧无虑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结语

养育孩子,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高深莫测的道理。道理都很简单,复杂的是我们的心。

记住这四件事:替他做、教他做、陪他做、让他做。

我们要有这个信心:我既然能把他生下来,就能把他养大;既然能把他养大,就能把他教好,引上正道。

放下焦虑,抓住核心,你就能成为一个轻松而的好父母。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家庭教育只做4件事,父母不必累趴下!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