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担心什么呀”
很多刚入园的小朋友并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尝试着问这样的问题,总有带来惊喜的时候。
之前听好友提起过,孩子隔几天就对上幼儿园有抵触情绪,仔细盘问下才知道,孩子不爱吃茄子,老师让孩子必须把茄子吃掉,便不高兴了。孩子小心思盘算着隔了这么多天,估计又该吃茄子了,就开始抵触去幼儿园。
后来,朋友和老师做了沟通,也告诉孩子:“不爱吃茄子可以暂时不吃,回头妈妈换个做法,看看你喜欢不喜欢。”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孩子有了安全感,情绪便没出现过反复。
“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任何集体活动,都会发生意外,幼儿小班更是推搡事故的高发地。
一个小姑娘回家后向妈妈“告状”,说班里的小男生昊昊把她推坐在地上了,说着说着就委屈地哭了起来。
她妈妈是这样和孩子聊天的:
“推地上,屁屁是不是很疼啊?”——肯定孩子当时的感受。
“那你当时哭了吗?”——了解当时事态情况和孩子状况。
“好的,这件事情妈妈知道了,明天妈妈送你去幼儿园的时候和老师说说。”——让孩子感受到妈妈重视这件事,
第二天,当着孩子的面,这位妈妈和老师讲了昨天孩子回家后的情况。老师也作了解释,是小孩子之间的小冲突。
所以,当孩子告诉你他和小朋友或老师之间产生的问题,一定告诉孩子一句话:妈妈和你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孩子会感到妈妈和我站在一边,也不再感到孤立无援。
用“我今天吃啥了”代替“今天你吃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