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她故意瞒着Angela自己真实的生活习惯。
她对Angela说,她每天的下午茶是冰淇淋和薯条,她从来不会弄脏自己因此可以不洗澡,还可以看电视到半夜才睡觉……
当Angela每次问她“really?”时,Daisy信誓旦旦地说“Really, really.” Daisy就这样骗过了Angela度过了一个无比欢乐的晚上。
这个Daisy“坏”得我捧腹大笑,每天的下午茶是冰淇淋和薯条,从来不用洗澡,可以看电视到半夜才睡觉……这些鬼话保姆居然也信呐。
但想想看,这不就是每个孩子心底最真切的愿望么?而保姆的名字就叫Angela天使,当然只有天使才能满足小Daisy了。
很多“好书”,比如教孩子要懂得不挑食好好吃饭,不迟到好好上学,有礼貌好好说话,这些主题其实都是“大人想要孩子做什么”,书是教育孩子的工具。
而那些“坏书”呢,写得大多是“孩子自己想要做什么”,孩子会发现主人公和他一样,也会调皮捣蛋犯错误,也常常有一些天马行空的坏点子。
对孩子来说,遇上“坏书”简直像碰到了知音,你说孩子爱不爱看呢?
别说孩子了,几年前我还在报社工作的时候,《建国大业》上映,为了激起大家的爱国热情,报社强制“请”我们去看。
记得那个周六的下午,看得我昏昏欲睡,和身边的同事们一交流,个个都是像刚见过周公。印象中里面的人物都高大又伟岸,但说“爱国热情”的小浪花还真没翻起来。
去年又看了一部“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里面的缉毒警察不但不“伟光正”,还纹身、说脏话、做干起事情来更是痞痞的,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但就是这么个不够好却有血有肉的人物,看得我一下热血沸腾一下又热泪盈眶,大大地佩服咱们中国警察,爱国心那一段时间真是冲到了顶峰。
原来大人也讨厌“教育我的”,喜欢“懂得我的”,能引起共鸣的,那孩子为什么爱看“坏书”也就显而易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