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她妈妈值夜班,故意带她一起去,把她放在单位宿舍。
她一个人在宿舍呆了很久,蜷缩在床头,害怕周围的寂静和孤单。
这时妈妈回来了,给她煮了点面条暖肚子,然后问她:
你自己一个人怕吗?
她说:
好害怕。
妈妈就告诉她,孩子小时候,不能离开父母的陪伴,不然会很痛苦。
因为她刚刚经历了一个人的孤独,所以,妈妈的话,一直说到她心坎上。
然后,妈妈再顺势对她说,小动物也是一条生命,它们也是孩子,也有自己的父母,应该快快乐乐,留在父母身边。
这时候她忽然想起,她弄死的那只小鸡。将心比心,她明白了,她把小鸡抓走的时候,它没有妈妈陪着,一定很害怕,而她杀掉小鸡,它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多难受啊。
从此,她逐渐开始学会尊重和敬畏生命。
在那之前,她觉得自己就是公主,就是宝贝,对世界上的一切,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所以,她为了自己开心,就可以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可是,当妈妈教她懂得了道理,这样的错误,她就不会再犯。
由此及彼,由己及人。在妈妈的继续引导下,她举一反三,不但开始善待弱小的生灵,也开始友好地对待周围的小朋友。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原先那个人见人烦的熊孩子已经不见了。她变成了可爱的小萝莉,校园里的萌娃,对人很礼貌,老师同学都喜欢。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他们像橡皮泥一样柔软易变,如果能抓住这段时间,善加改造,就能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很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