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所有的熊孩子,都是家长惯惯惯惯惯出来的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孩子因为精力充沛,有时是会皮一点。

几乎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看到过一些淘气的表现。但是只要培养得法,就可以不让这些行为内化成习惯,固化成特点,避免他们变成真正的“熊孩子”。

我们不妨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同理心

大教育家孔子的学生曾问他:“一生若行持一个法,该是什么?”

孔子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孩子如果有同理心,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就不会让人感到难过或不便。

同理心,是情商理论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正确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彼此关怀。孩子的同理心是敏锐还是迟钝,和爸妈的教育方式高度相关。

在刚才的那个故事里,家人一开始态度纵容,放手不管,孩子就丝毫不知道为别人着想。但当家长正确地加以干预,孩子的行为模式,就出现了可喜的改变。

为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我们可以做好下面几点:

1.角色扮演

如果孩子欺负了小朋友,就可以让他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自己还原当时的场景,让他设身处地地思考,处于被欺负的一方,会有怎样难过的心态,从而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发展出敏锐的同理心,明白行为的界限。

2.以身作则

孩子会观察大人的行为模式,然后加以效仿。如果大人为别人着想,对人尊重礼让,孩子就会有样学样。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自己做得好,胜过枯燥说教和严厉训导。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复印件。

3.寻求攻击行为的内在原因

有时候,孩子大闹,不是因为本质恶劣,而是因为渴望关注。

那么,你就不要忽略对他的陪伴,好弥补那份缺失的温暖。还要告诉他,需要关注时,可以直接跟家长沟通,不要大闹,让周围的人感到不便。

有时候,孩子打骂小朋友,不是因为他恶毒,只是因为觉得他们优秀,就刻意显示自己的强大,以博取心理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如果觉得别人优秀,就和他们互相学习,你追我赶。

了解孩子表面行为的内在动机,才能治标治本,正本清源。

1 2 3 4 5 6
赞(2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所有的熊孩子,都是家长惯惯惯惯惯出来的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