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几天带儿子去医院做入园体检。
我提前告诉了他,“会抽血哦!你怕不怕?”
“我不怕,但是痛不痛?”
“有一点痛,就像被针扎了一下,不过一下子就过去了。”
然后他信心满满地去排队。
前面有两个小女孩站在那排着,而一个小男孩在爸爸的怀里等着抽血。
他一直在哭着问妈妈“痛不痛?”
“不痛,宝宝闭上眼睛。”
“这是什么,妈妈?“他指着针管。
妈妈也不好说什么了。
他就一直在哭着。
旁边一个小女孩就说:“要坚强!”
这时倒是让大家都笑了。
都在问自己的宝宝“你是不是够坚强呢?”
我也看看儿子,“你是男子汉,是不是也会坚强。”
他举了举手臂,已经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的勇敢。
那个小女孩是真的勇敢,但是也会紧张。
因为一紧张血管就收缩找不到,护士一直在找,差不多用了1分钟,针一直在皮肤里。
后来孩子可能放松了一点,顺利地抽血了。
当儿子把自己的手臂伸过去的时候,没有抗拒。
但我能感觉到他小小的身体明显地紧张。
抽到中途的时候,他也眉头紧锁,发出唉呀呀的叫声。
但是没有哭出来。
我问他是不是想哭?
他说因为有点疼,不过没事了。
从这个小小的抽血中,就能看到每个孩子不同的状态。
也能看到相同的心理状态。
他们都会感觉到疼,也会感到紧张。
但是有的孩子会控制情绪,没有哭泣。
而有的孩子情绪是崩溃的,全程是哭过来的。
而对情绪的控制,往往体现一个孩子的心理成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