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有人可能认为把小孩子家闹闹情绪动辄就上升到“家庭暴力”,是给孩子乱贴标签,是危言耸听。
但当你看见这样的新闻:
- 20岁的少年因讨钱上网不成,拿起菜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砍死在血泊之中;
- 16岁女孩囚禁母亲8天,4天不给饭吃,将母亲捆在椅子上殴打,母亲被折磨致死;
- 15岁少年弑母竟说“不后悔” ;
- 14岁少女杀死奶奶被判12年……
你还会觉得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么?
孩子打父母频频发生,但比起事件本事更悲哀的是,父母对孩子殴打自己居然无动于衷(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几则新闻父母的态度),他们选择不反抗,甚至出现“妈妈被打不敢回家”等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打人行为沾沾自喜,甚至还以“怂恿孩子打人”为乐趣。
我就见过一个奶奶对自己家的一岁孙女能够打人笑得合不拢嘴,认为孙女打人是长本事的表现,还到处“炫耀、演练”孩子的打人本领。
毋庸置疑,上述这些父母或者老人大多抱着这样的心态:
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
小孩闹着玩儿;
小孩儿能犯什么大事;
小孩子长大就知道孝顺了……
用鲁迅先生的话——“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来形容他们的想法再合适不过。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小时候犯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养成坏的品行,就有可能导致长大之后犯更大的错误。
孩子年幼无知,不管动手打谁,一定要在孩子第一次打人的时候就扼杀这样的行为。
否则,是非观念的混乱,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变本加厉打你。
当前,所有人都在倡导快乐教育,要求尊重孩子。
虽说父母不能过于严厉地教育孩子、打骂孩子,但若孩子已经到了动手打父母的地步,父母还是不以为意,那等待的必将是孩子的越发剑拔弩张。
父母别以孩子小,打人没关系。到头来,自己种的恶果还得自己吃。
今天家长不“打”孩子,孩子明天就将打你。
今年孩子打父母是新闻,父母不管不问,明年就会是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