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作为家长,你不要太听老师的话!有时候,不要太积极给老师反馈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有了手机这个高效率的工具。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紧密起来了。

不少老师,会习惯性在群里,发各种作业各种要求各类辅导孩子学习的建议,让家长参与督促。甚至直接让家长去做某些事情。负责任的老师,孩子的各种表现,也会第一时间发给家长。

这种情况下,其实有一个不太好的点:孩子的所有表现,家长都知道,更容易让家长无端焦虑,孩子的空间被压缩。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偶尔的测验,考得不好,老师批评了,我们知道了,自己想着,暗暗努力,下回再来,第二次自然就考好了,自己能调整好自己的,自己可以成长的。

结果现在,家长也知道了,但家长又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并不特别会教育自己的孩子,特别是面子和老师的压力下。孩子回家再被一阵说,大多数孩子,受不了这种唠叨和压力的。所以,经常劝有些家长,孩子都那么自觉和完美主义了,老师在群里发的东西,你就装没看见好了。老师一对一发过来的东西,你就回答一个“收到;知道了;谢谢老师……”就好了。但自己扛住,当老师没有发给你,当你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主动屏蔽一些信息,在孩子面前毫无特别表现。不要再给孩子一层压力了。也不要那么积极就给老师反馈,说你已经批评了孩子,家里做了哪些督促的工作了。

第二个关键。家长要学会识别,老师们和学校的这些要求,对你家孩子,是不是无效活动,或者无效作业。

比如,某年,语文老师要求每天上交日记和每天三句好词好句的摘抄。我就判断,对我家孩子,日记毫无意义,她不写日记。我也知道,老师要求摘抄的目的是什么的。但这件事情,对我家孩子是无效作业。她有另外的方式做好词好句的积累。通过私下沟通,老师认可了,每天就不耽误这么一个小时时间来阅读和写作了。——实际上,当时老师也不太认可。老师后来才说,过了一段时间,才特别认可,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后来自己的教学和要求上,也做了修改。

各个科目,这样的事情都有。在今天,如果家家户户都认真执行老师们的所有要求,我想,肯定有不少,对你家孩子,是无效作业的。

那你,判断哪些是无效作业,判断哪些不是你家孩子的当前重点,能和老师沟通不做或者自己想办法应付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你思想上,对孩子的时间宝贵不认可;思想上,害怕和老师起冲突;思想上,你敢不敢为孩子的抵挡一些学校的不合理规定,其实是更关键的。和老师的沟通方法,反而是其次。

同时,老师也只是一份工作。老师其实有时候是迫于学校规定,教研室的统一规定罢了。他们也知道,有些事情,本该各家按自家情况来,才是因材施教,特别是一些软性作业。有些科目教研室主任的偏激做法,网上大家也能看到一些啊。但我们面对各个科目,我们要统一调度啊。我们的“抵挡”一下,老师也方便回去说。

我前几天的有感而发的小短篇,其实家长和老师,都要警惕:

学霸的学习,我们送孩子去学校,都以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为目标。

结果呢,我们的孩子,被学校的各种“事务”,堆积得以完成学校任务为目标了。

本来想主动学习,就这样变成被动学习了。

我也劝一些比较熟的老师:

你一旦在学校,习惯了说什么,人家就听什么。说什么,家长就执行什么。

你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也包括和自己的公婆父母的关系,都会出问题的。

不如自己约束自己一下。想想,“不听话”的孩子,“不听话”的家长,背后的诉求或者原因是什么??

当然,不要太听老师的话,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你没有依赖老师的思想。你没有想着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自己一切省事了的想法。

“老师是面向全班学生布置作业的,不是面向我家孩子的”

各位读者,当你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这句话可以打印出来,贴在一个显眼的你能定期看到的地方。

定期看到,定期想想,你会很自然帮孩子搞定一些重复性的,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的作业。

你也会主动去和有些科目的老师做良好的沟通,尽量帮孩子免去一些对他来说,没有价值的作业。

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他的时间要花在哪里,你重视了,就是不一样。

孩子不做某些作业,可以吗!?你也不要慌,在今天,因为个别家长对分数的极端要求,老师也被挟裹其中,孩子们的作业,一定是过度练习的。

个别老师也要为了分数啊,不要认为老师都懂教学,老师只是为你的孩子,阶段性负责。而你,是为他一生负责的。相当于你是董事长,而老师,是你聘任的职业经理人。

被动学习,一生之敌。

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后来成就一般,很大原因就是:“被动”。

我们的行为,也是教孩子:主动学习;人生,事事主动。

你会为孩子,抵挡一些学校的不合理规定吗?

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家长要想办法给孩子减免一些不合理的作业。学校有些僵化的要求,我们不采纳、不参与。比如某一段时间,学校要求下午延时课上自习,结果是刷计算,不管孩子计算能力多好了,都是刷计算。

但是,很多家长还是反馈,要执行起来,挺难的……总有很多担心。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作为家长,你不要太听老师的话!有时候,不要太积极给老师反馈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