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位抑郁症患者是这样描述乖巧的:
到底什么是乖巧呢?
当我被弟弟妹妹们欺负、顶撞,甚至拉扯的时候,我不能反抗;
当大人们在无意识地说出我小时候的糗事时,我还得笑脸相迎;
当父母工作回家后因太过劳累,而对我发脾气时,我不可以顶撞;
当同学们说我坏话的时候,我应该虚心接受,毕竟那是我的不足。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大家只喜欢乖巧的孩子。
所以,我尽量地,使自己变得完美。这样,我的存在就有意义了,我也不会被大家讨厌了。
可是为什么我的医生总说我“太好人了”,难道当一个好人是坏事吗?
虽然有时候会委屈,会难过,会痛苦,会失落。但是只要不表现出来,我不就还是乖巧的孩子吗?
因为我是完美的孩子。
但是又是为什么,这样完美的孩子,会哭泣,会流泪,会难过呢,为什么连呼吸也变得痛苦了。
看完泪目。这段独白,贴切的表达了一位从小就很乖巧的孩子,内心的无限苦楚。
看得出来,他很无助、很迷茫、很失落。乖巧给他带来的快乐都是虚缈的,痛苦却是深刻的。
也不由地让人联想,他的抑郁症也许和这样的乖巧性格存在一些关系。
别再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了,太过乖巧真的像是一剂毒药。
它会毁掉孩子们的童年,甚至会为将来埋下不知何时引爆的地雷。
太乖的孩子没有自我,他们不懂如何反抗。
“听话”这个词通常都是被作为一种称赞,出现在中国家庭教育关键词的榜首。
对于孩子要听话的思想,在很多家长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在“要听话”的要求下,孩子们很难活出自我。
太乖的孩子习惯了讨好别人。乖巧的孩子因为从小就被各种规矩约束,他们懂得游戏规则。
深知如何才能获得大人们的喜爱和称赞,会不自觉地去迎合想要讨好的人。
这样的讨好,会导致一种人际相处的错误打开方式。而有的模式一旦形成,再想改变就很难了。
欺软怕硬、恃宠而骄是人类的本性。
太乖的孩子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人都有,只是有的人选择表达出来,有的人却选择隐藏。
太乖的孩子,往往就会把负面的压抑情绪都留给自己。
很多时候,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一想到说出来会被父母批评、否定,于是他们选择沉默。
久而久之,“说了也没用”这种消极的想法,会让他们越发不愿意变现真实的自己。
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处理自己的情绪,危害是很大的。看似被暂时压抑下去的情绪。
其实一直并未消退,反而经过长时间的集聚,等到真正爆发的时候,它的破坏力会极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