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早熟”的种种误解
①反季节果蔬,催熟的香蕉、草莓等
这些果蔬往往被误认作导致性早熟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反季节果蔬,催熟的草莓、香蕉等含有的“植物激素”,只对植物才有激素效应,对人完全没作用。
②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豆制品里的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也往往被人认作是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其实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很低,而且只是类激素,跟真正的人雌激素是两回事。
③牛初乳
相关行业曾在2009年对牛初乳中50种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牛初乳中的激素与普通牛奶并无统计学差异,反而人乳中的同类激素含量,比牛初乳和普通牛奶高。
④黄鳝、速生鸡
我们经常会听到食物导致性早熟的典型说法包括避孕药喂养的鳝鱼和水产、打了激素的速生鸡等。
关于鳝鱼喂避孕药或者激素的问题,人民网曾专门做了一期“求证”专栏进行的辟谣,结论是根本不可能喂避孕药或者激素,否则鳝鱼只会死得快。
而被很多人拉黑的速生鸡,其实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养的结果。被央视曝光的问题鸡,往往是滥用抗生素,而非激素的问题。
⑤蜂王浆
检测发现,蜂王浆中确实存在微量的性激素,但它的含量实在太低,根本不足以对人体生理造成影响。
性早熟到底由什么引起?
既然“拉丁舞导致性早熟”并没有科学依据,那么,导致新闻中9岁女孩性早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性早熟、青春发育加速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
“性早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真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一类叫“假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
“真性早熟”是宝宝自身“脑垂体性腺”发育出了问题,比如脑部有肿瘤,脑积水等等,和外界无关。
而引起“假性早熟”的原因则更为复杂,除了宝宝自身有某种疾病(如女宝卵巢发育异常)之外,许多外部因素也可能引起:
1.营养过剩
由于整体家庭经济水平迅速提高,饮食营养异常丰富,有些孩子也喜欢把饮料当水喝、垃圾食品当饭吃,使得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和性成熟者增多。
2.环境污染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环境污染,使得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污染或激素污染,这些污染残留通过皮肤或直接食用后,也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
3.含激素食物
现在许多人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禽,常常会使用含激素肥料或饲料,这使得蔬菜和肉类中含有大量的激素,一些性激素间接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4.盲目进补
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喜欢给孩子吃增食欲、益智健脑的保健品,殊不知这些补品中往往含有激素成分,儿童长期服用会引起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上升,导致性早熟。
5.误食避孕药和使用化妆品
父母把避孕药和化妆品随意放置,孩子就可能把避孕药当糖果吃,照着妈妈的样子使用化妆品,结果导致体内某些激素过高,很早就开始发育。
6.性信息
现代媒介的高度发达,使得孩子很容易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接触到大量性信息,接触多了,就会过早刺激到儿童心理,最终使他们提前产生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