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家庭会议开成思想政治课】
家长要克制住自己的控制欲和教导欲,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像唐僧一样絮絮叨叨长篇说教。
你没看见,孩子的脑门上早已大写了一个“烦”字?
【建议从小一点的议题做起】
别一开始就讨论一些很难讨论出结果的事情。
先培养每个家庭成员通过家庭会议解决问题的习惯。
【最后的决议需要一致通】
这个地方我曾经走过弯路。
橙子上幼儿园时,我们有段时间曾开过比较简单的家庭会议,最后是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一开始橙子还很乐意参加,后来就“醒悟”了:“我不玩了,每次都是你们占多数,2比1,每次都听你们的。“
所以,现在我们的家庭会议,力求最后达成的决议是一致通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如果最后形不成决议怎么办】
可以过段时间再开一次,这期间可以冷静头脑,想想新的主意。
要向我国的外交政策学习,求同存异——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孩子提出把家长的问题拿到会上讨论,怎么办】
照办啊。
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就怎么解决孩子眼中家长的问题。
家庭会议的好处,开过你就知道了
我家开家庭会议次数不是很多,但已经感受到家庭会议的诸多好处了,我打算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解决各种“屡教不改”“疑难杂症”】
如果孩子的问题让你头疼不已,甚至走投无路,那就试试这个办法吧。
你和孩子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想法的。
【孩子学会了倾听,尊重自己的想法,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在家庭会议中,每个人都会发言,孩子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太一样,原来这件事还可以这么看。
他学会了听取别人的看法,学会了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再做出判断。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培养了孩子的自控力和责任心】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习惯的做法是“禁止”。孩子的反应,不外乎反抗或者妥协,这就形成了控制—被控制的亲子关系。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他会意识到这件事是和自己有关的,自己可以决定做什么,怎样做。他在这个家中是有发言权的,他可以为这件事负责。
当一个人有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就会激发他的责任感和自尊心,当他按照约定做到了,他就会生成力量感,对自己更有信心。
【教会了孩子遇事冷静,学会与他人协商、合作】
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不是只会用激烈的反抗、阳奉阴违来应对。
【促进了一家人的情感交流】
想想看,每天和孩子对话无数,你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又有多长时间一家人没有这么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了?
当你因为孩子的问题开始了家庭会议,几次下来,你会发现,改变的不仅是孩子,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状态都有所改善,家庭氛围也会更加顺畅和谐。
不如,今天就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