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权力之争越多的家庭,孩子越叛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那该怎么避免权力之争呢?

我们可以从这几件事做起。

第一,觉察自己头脑中的条条框框。

当我们的头脑里有太多是非判断、条条框框。

遇到一件事,我们下意识就会做出评判,能框进去的,就是对的,框不进去的,就是错的,就要“矫正”孩子的行为。

总之,就是认为,我是正确且唯一正确的,别人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做——尤其是孩子。

有没有可能,事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解决方法也不只一个?别人的想法也有合理之处?

固化的思维必然导致权力之争,因为你没有看到其他人,对方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必然会有反抗。

如何觉察?

有一个巧办法,就是留意你的想法中的关键词。

当你发现自己的想法里有太多“应该”“必须”时,就要提醒自己了,这件事是不是“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就像这对母子。妈妈就认为:孩子“不应该”把蛋糕掉到地上,他“必须”为此受到惩罚,否则,他不会长记性,下次“一定”还会再犯。

这些固化思维导致了妈妈的处理方法也是僵化的、单一的。

同样的事,换作其他人,可能就觉得,这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再买一个就是了。

我在读者群里讨论过这件事,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再买一个蛋糕就是了,同时提醒孩子注意拿好,就可以了。

当我们的思维更灵活、更宽容时,很多权力之争就化于无形之中了。

第二,适当放权,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

孩子想再买一个蛋糕,妈妈不同意,显然,买不买的决定权在妈妈这里。孩子只能有两个选择:反抗,或者顺服。

此时,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是对立的。孩子注意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妈妈身上。

有没有可能,妈妈适当地放权给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决定。

这样,孩子的注意就回到自己身上了。他会反复斟酌,怎样选择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满足,同时,也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时,妈妈和孩子就由对立关系变成了同盟关系。

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为孩子做参谋出主意,帮助孩子做出更好的选择,无形中也促进了亲子关系。

比如,孩子每次去超市都吵着要东要西,不给买就大哭大闹,这就陷入了权力之争。

如果妈妈改变策略,去超市之前,告诉孩子,今天你的零花钱额度是十元,要买什么你自己决定。或者,你今天只能买两个好吃的,不过,你可以着急选择买什么。

这样做,就可以大大避免权力之争。

1 2 3 4 5
赞(1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权力之争越多的家庭,孩子越叛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