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要学会“闭一只眼”
抖音上有这样一条视频。
一个女孩考试只考了倒数第二名,而且没有及格。
她笑嘻嘻地走到妈妈面前说:“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妈妈很淡定地说:“你说吧。”
随后女孩有点为难地说:“好消息是,我这次考了倒数第二;坏消息是,我没考及格。”
其实女孩这次考试已经进步了一名了。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训练手册视频课程53节
妈妈听完后,并没有批评女孩,而是对着她笑了笑。
即使没考好,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这大概是心态最好的妈妈了。
教育孩子最忌父母太心急,如果一味地紧抓孩子不放,很容易造成“越心急,效率越差”的恶性循环。
相比之下,这位妈妈的心态更能激起孩子的斗志。
心理学家阿勒德说:我们的烦恼和痛苦不是源自于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之在身上的观念。
就好像我们要求孩子“必须考第一”,一旦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内心就会产生痛苦的成分,因此用“打骂、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但是对孩子而言,好的分数和千篇一律的优秀,都不及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来得重要。
有一位教育学者曾这样说:
“好的教育,都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心态促成教育,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睁一只眼睛:去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用提升和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
闭一只眼睛:去接纳孩子的不足,扬长避短也能激励孩子。
李玫瑾教授也有一位“学渣”女儿。
尽管女儿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差,有时候数学考试只能考十几分。
她笑着对女儿说:“你数学不好,可能随你爸。”
后来,她并没有死磕女儿的数学成绩,而是发现了她有音乐天赋,于是重点培养她音乐方面的才能。
最后女儿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成了一名音乐老师。
教育孩子就不该用单一的尺子衡量孩子的价值。
孩子的学习能力差、脾气坏、爱调皮,有可能他动手能力强、情商高、语言表达能力好…
父母要学会放大孩子的闪光点,而忽视孩子的不足之处,才会发挥孩子的最大潜力。
尊重和接纳,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