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爱和我说话?”
放学一回家,紧闭房门;
晚上吃了饭,起身就走。
问他一句答一句,
多说两句就嫌烦。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是青春期到了?
或许,是因为你一直在扫兴。
01.
父母的扫兴,浇灭孩子的倾诉欲
“爸/妈,你快看这个!”
“哦。”
“爸/妈,我做到了!”
“嗯,下次继续努力。”
这样的话,你是否说过?
父母的敷衍,是对孩子最大的否定。
扫兴的父母,是孩子精神上的“吸能量鬼”。
他们擅长用最“朴素”的语言,完成最精准的打击:
每一次分享都被冷落,每一次热情都被无视。
开心?不敢太张扬,
怕被说“嘚瑟”。
难过?不敢说出口,
怕被骂“矫情”“脆弱”。
愤怒?更不行,
“没大没小”的帽子随时飞来。
情绪不能自由的孩子,灵魂永远戴着镣铐。
想干点啥,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别人会怎么想?”还没开始,能量先耗掉一半。做什么都束手束脚,怕错怕、批评、怕被否定……
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闭嘴,所有的幻想,最终都化成了一句“我不配”。
02.
不扫兴,从改变自己认知开始
为什么你总是忍不住想扫孩子兴?
无非是有这两个原因:
01
放不下身段
不端着点,不压着点,怎么显得我“高瞻远瞩”“人生导师”?
“孩子高兴得太忘形,显得我这个当父母的没威严!必须泼冷水,让他清醒清醒!”
仿佛孩子一高兴,下一秒就要上天。
夸一句怕他飘,肯定一下怕他骄傲,非得敲打敲打才“安全”。
千万不要这样想!
做父母,当然要有权威,但权威的来源不是否定,而是你比他更正确。
父母之所以要管孩子,不是因为你是父母,而是因为你是成年人,比他更成熟,更会处理问题。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有一天你年纪大了,还要管着孩子吗?或许那时候,就该是孩子管你了。
02
创伤的世代传递
其实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在“泼冷水”。
自己从小就是被这么扫兴大的,除了批评否定打压,压根没学过怎么好好说话、怎么表达爱和欣赏。
情绪来了,本能性地就会开始泼冷水。
可家长们,你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也经历这样的事情吗?
不!世代的创伤,应当在我们这里终止。
家长们,从现在开始,不妨试试这样做:
1.把“你不行”换成“你试试看”
2.把“我早就说了”换成“没关系,我们下次换个方式”
3.把“行了,别浪费时间了”换成“来,妈妈再陪你试一次怎么样?”
4.把“都说了你肯定不行。”换成“那我们下次努力好不好?”
寄语:
别当孩子人生的“冷水侠”,
要做他永远的“气氛组”!
被父母稳稳接住情绪的孩子,才有能量去对抗这个世界;被父母真心欣赏过的孩子,才懂得自己生来便值得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一句真诚的夸赞,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一次毫无保留的击掌……
这些不花钱的“不扫兴”,才是你能给孩子最好的托举。
别让你的嘴,毁掉孩子一生的风水。
因为所有伟大的成长,都诞生于那些个被全然接纳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