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要不相信。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放纵”而非放手。
何为放纵?何为放手?
放手,有底线,放纵,则无底线。
01.
和孩子做朋友,
是一个典型悖论
见过太多家长,完全曲解了“和孩子做朋友”——做朋友的前提是平等,平等的基础是双方是同等级的人。
你活了多久,孩子才几岁?
你想和他做朋友?想法是好的,但几乎不可能实现。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一个悖论。
如果孩子长大成人后,你们关系很融洽,那很多时候,你们就是朋友,不用扯这么多口号。
如果你知道孩子只是孩子,就别总嚷嚷着“做朋友”——说难听点,你不觉得这很虚伪吗?你真的能做到像对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吗?
不学习你管不管?
不写作业你管不管?
上课不听讲你管不管?
真的,做家长,最难的是认清孩子,其次就是认清自己。
你要是整天说什么“和孩子做朋友”,另一面还是要时不时管着他——讲真的,孩子只会对你说的话越来越不当回事儿。
你要是真的做到了时时刻刻顺着孩子,那你们确实是朋友了,他肯定跟你特“铁”,但这孩子八成也要废了——不要拿个例和我争辩,事实就是,绝大多数孩子,你不管就是不行。
02.
想要能放手,先会不放纵
和孩子做朋友这事儿,从来不是一个方法,而是一个结果。
怎么达到这个结果?
靠的就是你早期的“不放纵”。
想要能放手,就得先做到不放纵。
何为成年人?
自我管理能力要有吧,
基本的生活能力要有吧,
起码不歪的三观要有吧。
这些事儿,别说孩子了,很多看似是“成年人”的大人抖没达标。
你确保自己能和全世界所有成年人做朋友吗?如果不能,凭什么觉得自己和一个孩子做朋友?
想达到和孩子做朋友的基础,是你已经把他教育的很好了。
家长们不要把这个顺序搞反了,这就好比有人跟你说清华大学好,那又能怎样?谁不知道清华大学好?
谁不知道跟孩子能做朋友更轻松,问题是这不是方法,而是结果,要靠你自己的教育,搭配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达成。
奉劝各位家长:少喝鸡汤,多谈现实。
当下你要做的,是先让孩子成“人”,随后再考虑别的。
你的放纵,不会让他把你当做朋友,只会让他越来越过分,更会在多年以后,变成反刺向你的利剑——“当初你要是多管管我,我至于变成现在这样吗?!”“我变成今天这样,还不是因为你们没教育好?!”
寄语:
放手,不是放纵;
关心,不是管束。
教育孩子,应该赏罚得当,不宜太紧绷,但更不宜放纵。
千万别被那些鸡汤所迷惑,一定要搞清楚何为“放手”,何为“放纵”。
做家长,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更不要为孩子的颓废开脱。
该管教就管教,该一起玩就要一起玩。
教育,就是要就事论事:规矩一定要立好,榜样一定要当好。
因为,无底线的放纵孩子,毁掉他的速度,远比你想象中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