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的河南,这些年却一直不怎么被人待见。
有人曾打趣说,挨骂,是河南人的必修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河南,总有人有一些刻板印象。
河南人偷井盖的笑话,至今仍在网上流传。
提到河南,就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那里可多得是人贩子和骗子啊,要小心点。
穷,素质低,似乎成了河南人无法挣脱的标签。
可事实呢?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河南的GDP已经连续十五年排名全国第五。
哪怕是作为人口总数全国排名第三的大省,河南的人均GDP也位于中流,并不落后。
可为什么,河南就是没有其他省份那么出彩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国家的战略定位上,河南就是一个农业大省。
它必须为我们死死守着18亿亩耕地红线。
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即便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也能让全国人民有粮可吃。
它不仅要养活自己,每年还要调出400亿斤原粮和200亿斤制成品粮食,供其他省份使用。
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所以,河南的土地,要被划做工业用地是很难的。
它不是不想发展,更不是没有能力发展。
而是为了事关人民温饱的大局,它不能。
此外,河南还是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生猪饲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所以,它既要保证人们碗里有粮,还要保证大家锅里有肉。
的确,相较于江苏,浙江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它没有什么存在感。
没有那么多灯红酒绿的繁华,也少了点勃勃生机。
那是因为它守着的,是我们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他就像一个憨厚的汉子。
不会为自己所遭遇的不公辩白,只懂得埋头苦干。
太懂事,也太让人心疼。
很多人,瞧不上河南穷。
但他们不知道,就是这个自己看不上眼的穷亲戚,一次次救你于水火。
河南人实在,它要帮你,就是豁出一切的帮。
就说武汉疫情吧。
捐粮食,河南排名第一。
在粮食运送量最高的十个城市中,河南一个省,就占七个。
捐蔬菜,河南排名第二。
仅开封一地运往湖北的蔬菜,就占到河南全省总量的61%。
洛阳市竹园沟村,武汉疫情时,捐了十万斤大葱。
当时,因为疫情,没有机械进场。
村民们就起早贪黑,生生用手拔出了这十万斤。
要知道,这个村还是一个出名的贫困县。
可只要是支援自己同胞,他们二话不说。
2020年,根据腾讯公益数据。
在全国救济贫困的各种项目上,河南人捐款最多。
总额达2.94亿。
这就是河南人,他们未曾逃过一场网络暴力,却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民族大义。
不仅如此,河南的企业,也相当给力。
2020年,牧原股份为支援抗疫,一下子捐了两个亿。
而他们一年的利润,不过6亿。
本土商超胖东来,更是一次次慷慨解囊。
创业初期,给国家捐钱造航母。
非典捐了800万,武汉疫情5000万,河南洪灾1000万……
就差把自己捐了。
甚至还组织了自己的救援队,冲到前线救援。
还有三全、双汇这些老牌企业,每一个都是如此。
看到了吗?
无论是河南人,还是这里的企业,无一不显示着这片土地的底色。
他们内敛而热血,他们沉默却踏实。
有句古话,叫讷于言而敏于行。
用来形容河南,再合适不过。
他们不会标榜自己做过什么,只会淡淡地告诉你:这算啥嘛,应该滴。
可他们不说,我们不能假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