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小朋友的作文,把爸爸没时间陪他玩的经历写了下来。
其中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长大了”,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丧偶式育儿”、“隐形爸爸”,我们对于这样的名词已经见怪不怪。
一组数据调查显示,高达77%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过3个小时。
不得不承认,现在孩子出生后,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给了妈妈。
你会发现,在各种群里探讨育儿问题的基本都是妈妈;带孩子上兴趣班、辅导班的人大多也是妈妈;接送孩子上下学同样还是以妈妈为主。
刘墉说:
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没有手。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中国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94%的受访者坦言,身边就有「影子爸爸」。
那么,爸爸去哪儿了呢?
加班?应酬?打麻将?玩手机?
是否真的挤不出时间陪孩子,还是压根就没意识到陪孩子是件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呢?
父亲,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