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小青,加我的第一句话就是:真后悔当时生下二宝,更后悔没有自己带二宝。如果当时意志坚定只要一个大宝,也不像现在这样整日为了二宝烦心。
小青意外怀孕的时候,一直在纠结这个二宝要还是不要?
她不想要,五岁的儿子活波可爱,她的工作也刚刚有了点起色,再重新回到家庭主妇的日子,她不太情愿。
可儿子却常说想要个弟弟妹妹,班上的小朋友都有了小弟弟小妹妹,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人陪着玩。
老公的意见是有了就要,他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想要二宝,但是对这个意外的“中奖”事件,也拿不定主意。
经济上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有房贷,两人上班,供房养一个娃轻轻松松,有了两个,小青就不能再去上班,一个人养四个,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
两边父母的意见是,这个孩子一定得要,必须要。现在不要,以后肯定会后悔。
除了她本人,家人的意见倒是很统一:要二宝。
万般不情愿,小青当上了二宝妈妈,在心里求了千万次菩萨,要个女孩,可结果,她还是成了两个儿子的妈妈。
大宝是在她的等待和盼望中来到了身边,而这个二宝,不是她心甘情愿要的,自然就少了耐心和喜欢。
二宝在自己身边只待到半岁,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婆婆那里当了留守婴儿。孩子长到了三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比以前好了,老公想把二宝从老家接过来,可小青说市里的幼儿园太贵,反正老家离这个城市不远,她一个月回去看一次就可以。
实际上,她是不喜欢脏兮兮的二宝,不讲卫生,很多不好的习惯,而且,跟她还不亲,见了面只喜欢让爸爸抱,她回去了晚上孩子也要跟奶奶睡。
到了孩子上小学了,公公婆婆的身体不好,也只能把孩子接到身边来了。可她始终喜欢不起来二宝,这个整日给她找麻烦的孩子。
上了小学,同学们都说着普通话,只有二宝说着具有浓重家乡口音的方言,在学校里不但没有什么朋友,还经常打架,今天把这个同学的脸挠伤了,明天把墨水酒在了另外同学的衣服上,总是不能好好的和同学相处,还不爱学习。她因此也会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