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接着是试卷的批改。
如果说,监考的时候还可以在大脑里偷偷懒,那“改卷”,就来不得半点疏忽。
我发现:厉害的老师,都有一个共性,批改试卷很高效。
01 做完全套题
改试卷以前,认真做完所有题目,了解题目的考点。
是考“小说中环境的作用”,还是考“重要句子的理解”;是考“句子连贯的补写”,还是考“病句的修改”;是考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是考“意境”……
对每个题目的考点都有所了解,这样,对整张试卷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和全面。
02 熟记评分标准
做完题目,老师根据参考答案理清每个题的做题思路。
特别是需要自己批阅的题目,更要熟读几遍评分标准,把评分标准牢牢的记在心中。
比如:6分的题目,有的需要3点才能得满分,有的2点就可以得满分;有的评分标准里边还加了几句话“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很多老师批阅一个题目,每个老师牢记评分标准,可以减少评分的失误,保持评分的一致性。
03 “试改”到位
比较规范的考试,正式批改之前,都会有一个试改的时间。
试改这一步,我觉得也要做到位。
试改做到位,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让老师在正式阅卷的时候更客观,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一般以试改20多份比较合适,试改份数少了,不利于全面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试改的份数多了,又比较浪费时间。
04 拆分目标
无论是校考,还是市统测,亦或是省统测,改卷的任务都不可能太轻。一般是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
对改卷任务的完成,很难集中一段时间就结束了。
因此,最好拆分阅卷任务,分几段时间来完成。
我这次改作文,有900多份的阅卷量。不可能集中时间来完成,因为那样肯定会特别特别累。
我的目标是今天给300份,明天300份,后天300份。
今天300份的任务改下来,也不是很累。
拆分目标,分阶段去完成,一是不至于太疲惫,可以提高阅卷效率;二是让自己心中安定,不焦虑。
05 多加交流
阅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己把握不住的试卷,截图发在群里,与其他阅卷老师多加交流。
确实,一个人的想法可能会有局限性,而多加讨论和参照,对试题的把握就会更加的清晰;对答案的批改,也会有更精确的把握。
06 写阅卷反思
改完试卷,老师能力提升最快的方式,就是写阅卷心得或反思。
可以写学生答题过程中的缺漏之处;可以写学生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可以写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足。
最主要的是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比如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对学生辅助的加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