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时候,有个当教培老师的哥们L君在酒后很开心地说:我用溯源法,用了两年多时间,成功地让一个孩子从中等生变成了班上的数学第一名。
我当时就诧异了:溯源法是什么?
L君解释:每次看到题,先想想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大概用什么方法,然后再动手做,这就是溯源。
我听完恍然大明白,这就是江湖通常说的揣摩出题人意图,确实是个好办法,但L君用了“溯源”这两个高大上的字眼,瞬间就提升了一个层次,彷佛从村头的二狗子变成了城里的王总。
大约2022年9月份的时候,L君接了个一对一的活,给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上门辅导。通常来说,像他这种经验丰富的教培老师是不愿意接一对一的,但因为他前期带过这个小男孩一段时间,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而且最重要的是,小男孩的家长给的太多了。
当时这个小男孩刚刚小升初上岸,L君说自己给小男孩的家长提供了两种方法供选择:第一种是灌输法,直接讲各种模型和套路,可以很快见效果,但是得长期依赖补课;第二种是溯源法,启发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短期很难有效果,但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大幅提升学习能力。
结果小男孩的家长选择了第二种方法,此后L君就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一对一辅导,最终让小男孩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大幅提升,刚刚结束的初二期末考试中,数学只扣了1分,是班上的单科第一名。
略加询问之后,我基本听明白了L君采用的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建立知识图谱。这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说穿了就是把各种知识点有机地串起来,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比如对因式分解,学完之后要让孩子知道因式分解有什么用,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分解完之后该如何验证是否正确。
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不能用别人画好的成品,只能自己归纳总结。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不需要追求精美,只要有条理有逻辑自己能看懂就行。
第二步是做题时坚持溯源。每次看到一道题,先想想这道题考的是知识图谱中的哪个知识点,可能需要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如果把题目解答正确,那就相当于对知识图谱进行了一次复习,提升了熟练度;如果解答错误或完全不会,就要认真看答案,看完之后先对照一下在自己的知识图谱中是否已经有这个知识点和技巧,倘若没有就需要对知识图谱补充完善,倘若有那就想想为什么自己没想到,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第三步是时常回顾和更新知识图谱。遗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提高成绩的关键是努力和遗忘作斗争,方法就是勤复习。
L君给那个小男孩的要求是定期重新手画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发现有记不清楚的地方要立刻翻书或笔记本。
这种方法听起来有点耗时间,但实际使用时效果很好,能够有效地打牢基础。现在的教材大都时螺旋式编排,比如平面几何就穿插到好几个学期断断续续地学。在这种情况下,定期手画思维导图,不断更新思维导图,能够让孩子学得更系统更扎实。
溯源法的这三个步骤,说白了就是在知识图谱和解题应用之间,建立了一个对应和索引,看到题目就先回想知识点,每做一道题就能复习对应的多个知识点,长期坚持下来肯定效果不错。
最关键的是,只要掌握并习惯了这种方法,孩子完全可以摆脱校外培训的依赖,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了,任何方法都有适用性,溯源法也一样。溯源法的适用场景是中高考和校内考试,因为这一类考试中的大多数题目都能用知识图谱来解决。
溯源法不适合高考中的超级压轴题,尤其是这几年的压轴题,因为这些题带有浓浓的竞赛风格,靠的是灵感和智商。
你如果用溯源法揣摩这几年高考压轴题的出题人思路,只会得到一个结论:他就是想难住我。
不过别担心,想考上985大学真不需要把压轴题全做对,只要把相对简单的第一问做出来就够了。
细抠语法是英语得高分的保证,许多孩子读了很多书背了很多单词,但英语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法不过关,固定搭配没掌握牢靠。从小学起就过好语法关,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很有必要。
推荐一套初中英语语法和固定搭配的好资料:《初中英语全语法》,来自RD附中英语教研组,虽然针对中考,但建议从小学开始细抠。
这套资料最大的特点是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包括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和好题精炼三个部分,只需34天,就能把英语语法学到中考无忧的水平,寒假正好用起来。
上面这套资料,最好搭配《英语语法填空百题专项训练》使用,同样来自RD附中,把初中英语语法分为几十个小专题,从动词,名词,形容词,定语从句等知识点来解析语法填空,每一个专题里面对应100道语法填空小题,同时还附有各大名校最新中考语法填空模拟真题。
刷透这两本书,小学初中的英语语法基本可以做到不丢分。
书商说:这套资料全部来自RD附中,因为印刷数量不多,而且供稿人较多,要给供稿人支付一大半的稿酬,所以价格并不便宜,而且非严重质量问题不退不换。另外,本书是团印,稿源是PDF的不能改,印刷质量中等偏上,除了内容好几乎没啥优点,所以购买前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