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年前,一位咨询学员说:孩子这么不上进,成天闹着不想上学,在家啥活也不干,和同学关系也不好,一点小事也承受不了,说实话我真的爱不起来,也接纳不了,内心有说不出口的嫌弃。
昨天她和我说,果真爱是最好的良药。孩子今年复学了,一切都很好。
她用一年时间陪伴孩子,接纳孩子,相信孩子,孩子果然变好了,并且给我发了孩子的照片,孩子身体笔直,特精神。
我们养孩子都知道养育孩子的辛苦。
我们辛苦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问题如影随形,从学习上的困境,到情绪的起伏,再到人际交往的磕绊。
面对这些,很多家长常常陷入焦虑与迷茫,四处寻求解决之道。
然而,有一种最为质朴却又最具力量的“药方”,那便是爱。
爱,如同温暖的阳光,能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治愈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爱给予孩子安全感,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陌生的世界,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02
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父母温暖的拥抱、鼓励的眼神、耐心的倾听,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被珍视的。
就像我做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学员反馈,不知道自己啥时候改变的,怎么自己突然变化那么大。
实际就是在聊天陪伴中,让人有安全感,把内心的情绪卡点都带出来了,就像淤堵的河流一样,一切都通了,生命力自然就焕发了。
父母给孩子爱,带给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有勇气去探索世界,面对困难时也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反,缺乏爱的环境会让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他们可能变得胆小怯懦,不敢尝试新事物,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促使孩子在面对挑战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
比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成绩不理想,如果父母给予的是理解与鼓励,告诉孩子“你已经很努力了,我们一起找找问题,下次一定会进步”,孩子会从中获得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而如果父母一味指责,孩子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认为自己很笨,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开学这几天,我都在帮二女儿建立学习的自信,昨天二女儿说,原来学习也没那么难。
03
爱还能助力孩子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愤怒、悲伤、焦虑……在充满爱的氛围里,父母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
比如,当孩子因为和小伙伴闹矛盾而生气时,父母可以耐心倾听事情的经过,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让他们明白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引导孩子用平和的方式去沟通。
这样,孩子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就不会选择压抑或者爆发,而是学会理性地应对。
一定要注意: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
真正的爱,是温柔且坚定的。温柔,体现在对孩子的关怀与理解;坚定,则表现在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引导。
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让孩子在规则的框架内自由成长。
同时,爱也需要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爱。
用心去爱孩子,去联结孩子,孩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