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很快,来不及细数,开学已经一周了。
严格来说这是开学的第二周,因为开学那天是周五,就上了一天课。但实际上,我习惯把这周和那一天连起来称为开学第一周。
这一周是忙碌又充实的一周,从开始的没有头绪到后来渐渐理顺,步入正轨。回顾这一周的工作,得失都有,做个记录,在反思中成长。
01 还欠账,整旗鼓,教学再起航
虽然是语文老师,但还是班主任。开学第一周,事情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新学期,一切从头开始。
假期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如何,各部门都在开学要账了。劳动、科技、书法、读书笔记,以及语文数学寒假作业。就算学生都做了,班主任也要一一收缴。
孩子年纪小,交给他们办,我也清净不了,不是这个不对,就是那个不对,有问的功夫我自己就做了。
收了之后要上交呀,学校各个处娃们又不是很清楚,还得我亲自去送,而且要做好统计,打印标签之类的都要亲力亲为。而这所有都需要时间。
要上课,要管理学生,干这些活儿都得在得空的时候。
但是,任务不止这些,新学期班级里各种张贴、点名册、各种记录都需要更换,需要打印,而这也需要时间。
常常有时候忙的晕头转向,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但欠的账必须得还,早晚而已。
写在备忘录上吧,得空就去干。常常是这个活儿还没完,那个活儿又在后面排队了。
急也没用,不闲为止,活儿再多,一项项来吧。哪项催得紧了,就先干哪个。该上课上课,该批作业批作业,别的也不能耽误,只恨分身无术,备课我常常都是带到家里。
好在,这一周,终于完善好,按部就班能好好上课。
02 收心情,立规矩,学习再扬帆
刚开学,孩子们心思不在学习上。尽管开学前我就做好了准备,给了备选让他们收拾心情,开学还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不过相比去年一年级那个寒假好了很多。
大人刚上班也不习惯,更不要说孩子了,他们也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
开学第一天,兑现假期前的承诺,收作业,评优秀,发奖状。同时,发了新书,排了位置,重新调整了班委和小组组长,明确了职责。希望他们在这一学期能有所担当,明白职务并不是单纯地职务,而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一天重复比较多,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吧,嘴勤一点,多说一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表现优秀及时鼓励表扬,激发孩子们对学校生活的兴趣。
重温班规,强调坐姿、执笔姿势,强调书写要认真,态度要端正,新学期开个好头,找好身边榜样,立好规矩,重新出发。
一周下来,渐渐步入正轨,读书、写字都有进步。路队需要继续努力,课间安全仍需强调。
03 定计划,树目标,默默勤耕耘
这一周,无论是从自己本身的教学上,还是从孩子们的学习上,都已经渐渐步入正轨。
接下来,教学计划已定,班级规矩已树,目标榜样也有,就只剩努力了。孩子们学习尽头需要常常督促,同时家长方面也需要不断注入新活力,不时给与鼓励。
可以像许丹红老师那样,利用微信群在群里开微讲座,或者邀请学生家长分享经验,让其他家长受到鼓舞,家长一旦带动起来,孩子们学习分管一些,我就会减轻一点压力。
很多时候,要学会放手,老师只需要引领、扶正、鼓励就可以。
孩子学习好的,有一点优秀的在群里夸,夸孩子就是夸家长,互惠效应让良性循环更加良性。学习表现不太好的,私下沟通,在家长帮助下取得进步,在群里表扬,在班里表扬,使劲夸,给鼓励,给奖状,给积分或者小奖品,获得持续精进的动力。
总的来说,带这个班级,家长都比较给力,对工作特别支持,布置任务常常能一呼百应。很感谢这届孩子的家长,反过来他们对工作的支持,也激励我更加热爱这个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班级里面。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对孩子们的好,家长看得见,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也看在眼里,表现在行动上,这大概就是双向奔赴的意义所在吧。